[微笑]奥运会又轮到亚洲国家办,国际奥委会希望中国再办一次奥运会。与其劝中国再办一次,不如赌一把让印度试试水。毕竟这个总把“有声有色”挂在嘴边的国家,早就该用一场像样的国际赛事证明自己了。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办一次奥运会,到底要花多少钱?;环球时报——考文垂宣布:计划访华) 6月末,国际奥委会新主席柯丝蒂·考文垂上任伊始,便宣布将于11月访华,言辞间透着殷切。这番表态,自然引人联想:难道国际奥委会又希望中国“接单”,再次挑起奥运大梁? 2024年巴黎奥运会预算高达82亿美元,位列奥运史第六,翻看历史,绝大多数奥运会也都以亏损收场。今天的中国,还需要这场全球盛会来证明自己吗?这背后,究竟是一张怎样的“经济账”和“影响力账”? 奥运曾被奉为圭臬。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对二战后的日本来说是重振国威、挽回形象的绝佳契机。日本投入约30亿美元,兴建场馆,全面升级了道路等基础设施。这笔投资强劲拉动了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带动日本经济腾飞。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中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彼时的中国正处“基建毛坯房”时代,国家直接投入28亿美元建场馆,不仅拉动了就业,更通过全球媒体的聚光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惊人变化。 然而如今的中国,大规模基建已近饱和,经济重心也发生转向。当“一带一路”和新能源车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以大基建为主旋律的奥运模式,性价比已大不如前。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在航天、5G、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布局,不再需要一场盛会来向世界“演绎”自己的实力。随着大家忙着拼经济、忙民生,对奥运的热情也自然降温。 可中国这边显得意兴阑珊,国际奥委会那边却热情不减。现任主席考文垂兴致勃勃地计划来访,其意图恐怕离不开劝说中国再次“出山”。 举办奥运会,从来不是一笔短期买卖。它对城市的财政是沉重考验,2014年索契冬奥会耗资近200亿美元,超支289%,堪称“史上最贵”。巨额花费重在场馆、奥运村等建设支出。 历史上,因奥运陷入财政泥潭的城市不在少数。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让当地政府背上了27亿美元的巨额亏空,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市民坚决反对动用公共基金,奥运会首次由私营部门操办。 谁知,国际奥委会很快叫停了这种“野路子”,规定申办城市必须提供官方经费担保。这既是为确保奥运会的质量,也牢牢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电视转播权、赞助和门票的分配权均掌握在国际奥委会手中。这个自称非营利的组织,财务状况日益雄厚。各国奥委会忙忙碌碌,似乎更像是在为国际奥委会服务。 但即便是赔钱概率极高,还是有人想要继续下去,奥运会的账,不能只算经济。它更是一笔关乎形象和国家软实力的“影响力账”。它是展示文化、增进国际认知的最佳窗口,也是提升国家形象的捷径。这种宏观效益,远非短期盈亏所能衡量。 而国际奥委会如此青睐中国,原因也再简单不过:中国办赛事的组织动员能力,确实“无与伦比”。无论是2008年夏奥会还是2022年冬奥会,从筹建到运行,每个环节都井井有条。 这与印度自2010年起连续十几年申奥被拒,形成了鲜明对比。当然印度英联邦运动会上出现的场馆倒塌、腐败等乱象,早已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国际奥委会的选择不言而喻。 但如今我们已不再迫切需要奥运来刺激经济或证明国力,或许将目标投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国际奥委会,想在亚洲寻找一个举办下下一届奥运会的国家。如果说让中国举办,我觉得不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