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惯着你”!老大爷平日里一贯豪横,在地铁上揪住一名男子,硬要对方给自己让座,没料到这次碰到了个硬茬儿,男子一声不吭,任由他大喊大叫……
在网上一传开,眼尖的网友马上认出是上海地铁车厢。83岁的大爷一手抓雨伞,一手拽着小伙衣服,嗓门大得全车厢都听得见:“我83岁了,年轻人让一下,谢谢!”
小伙戴着耳机没起身,反倒请对面乘客帮忙录像。“我本来想给老年人让的,但这种态度,我怎么让?”视频里他甚至还冲镜头比了个剪刀手,气得大爷直喊“我不是跟他抢,我是给他上课!”
上海地铁回应得挺实在。车厢里确实有绿色爱心专座,但工作人员明说“未强制年轻人让座”,全看乘客个人素质。谁没个累的时候呢?真要不想让,地铁方面也没办法。
这事儿在网上吵翻了天。有人觉得小伙坐在爱心专座就该让,老人起先态度还行;更多人反感大爷动手拉拽,“让是情分,别搞道德绑架!”
杭州文明网有篇评论点得透彻。爱心专座本是给老弱病残孕准备的,但老人上手拖拽那一刻,合理诉求就变味了。道德倡导成了强制要求,甚至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类似纠纷早不是头一遭。北京地铁10号线上,65岁老人因女子不让座,竟用拐杖扫人家双腿,最后被警方直接行政拘留。警情通报写得清楚——扰乱乘车秩序,该拘就拘。
说到底,公共空间的相处之道无非互相体谅。老人若温和询问,小伙或许早就起身;小伙若想想对方83岁的年纪,可能也不会较这个真。
最近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奉献精神、服务精神。放在日常生活中,无非是多点换位思考的自觉。
地铁座位是有限的,但人与人之间的体谅可以无限延伸。规则写明了爱心专座优先谁,但真正让座位暖起来的,终究是那份将心比心的善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