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乳母犯错,汉武帝下令斩了她,她就托人请东方朔出主意。东方朔道:“你若是真想活命,被拉走时不要说话、不要反抗,但是你在走的时候需要一步三回头,这样的话也许还有希望。 那天的长安城,宫墙里的风都带着寒气。乳母被两个侍卫架着胳膊往外走,粗麻的囚衣蹭得皮肤发疼,可她没像往常那样哭喊,也没挣扎着喊冤。脚下的金砖被磨得发亮,每一步都像踩在烧红的烙铁上,沉得挪不动。走到殿门口时,她猛地停了停,肩膀轻轻颤了颤,然后慢慢转过头。 汉武帝就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玄色龙袍衬得脸有些冷。乳母的目光扫过他的脸,那双眼睛里没有愤怒,只有些说不清的东西——像深秋的湖水,混着不舍,还有点像孩子受了委屈的茫然。她没说话,转回头,往前挪了两步,又停住,再回头。 这一回,她的目光落得更久些,像是要把眼前这张脸刻进心里。侍卫催促着推了她一把,她踉跄了一下,却还是稳住脚,第三次回过头。阳光从殿外斜斜照进来,落在她鬓角的白发上,也落在汉武帝微微蹙起的眉头上。 殿上静得能听见香炉里火星爆开的轻响。汉武帝握着扶手的手指紧了紧,喉结动了动,却没出声。 这时候,站在旁边的东方朔忽然对着乳母大声道:“你这老妇人,还回头看什么?陛下如今已是九五之尊,难道还需要你喂奶才能活命吗?” 这话听着刻薄,像在斥骂,可落在汉武帝耳朵里,却像根针,轻轻挑开了一层蒙在记忆上的灰。他忽然想起小时候,自己夜里哭个不停,宫人换了好几个都哄不好,最后是乳母把他抱在怀里,一边轻轻拍着后背,一边哼着不知名的小调。那时候她的怀抱总是暖暖的,带着点淡淡的奶香味。 还有一次他生了急病,浑身滚烫,太医都束手无策,是乳母整夜不合眼地守着,用温水一遍遍给他擦身子,累得趴在床边就睡着了,鬓角的汗把衣襟都打湿了。那时候她的手虽然有些粗糙,摸在额头上却格外安心。 乳母这时候已经被押到了殿门口,听到东方朔的话,身子僵了一下,眼泪终于忍不住滚了下来,顺着满脸的皱纹往下淌。她还是没说话,只是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那眼神里的东西,忽然让汉武帝觉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了一下。 他想起自己刚登基时,根基不稳,朝堂上暗流涌动,好几次夜里睡不着,都是乳母悄悄过来,端一碗热汤,坐在旁边听他说些少年人的烦恼。她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只是说“陛下慢慢走,总会好的”,可那碗汤的温度,总让他觉得心里踏实。 “等等。”汉武帝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侍卫们立刻停住了脚步。乳母也愣住了,慢慢转过身,看着殿上的少年天子。 汉武帝站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地面,发出轻微的声响。他盯着乳母看了好一会儿,忽然摆了摆手:“放她回去吧。” 侍卫们愣了一下,赶紧松了手。乳母站在原地,一时没反应过来,眼泪还在往下掉,却咧开嘴,露出了个又哭又笑的表情。 东方朔站在旁边,嘴角悄悄向上扬了扬,又很快恢复了平静。 后来有人问东方朔,为什么偏偏要让乳母一步三回头。东方朔笑着说:“人心都是肉长的。陛下恼她犯错是真,可念着旧情也是真。她若哭喊求饶,陛下只会觉得她理亏还聒噪;可她不说话,只回头看,看的不是陛下的权势,是当年那个需要她疼爱的孩子。那眼神里的东西,比千言万语都管用。” 其实啊,这世上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声嘶力竭的争辩,而是藏在细节里的真情。就像乳母那几次回头,没说一个字,却把几十年的恩情都装在了里面。而东方朔的智慧,恰恰就在于他懂这份情,也懂如何让这份情,在最关键的时候,轻轻拨动人心最软的那根弦。 据《史记·滑稽列传》等史料记载,类似以巧智化解危机的故事,在汉代宫廷中并不少见,其中蕴含的人情与智慧,至今读来仍让人感慨。
1056年,包拯当面质问宋仁宗:"陛下迟迟不立太子,是何原因?"仁宗感到不爽,反
【9评论】【12点赞】
社蚁之呐喊hbtf
难道是司马迁亲见的,还有读心大法?[并不简单]
阿飞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