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浙江,女生高考604分,竟然主动放弃双一流大学,而是选择了一所高职:

鲸探索 2025-07-14 18:34:10

人间清醒!”浙江,女生高考604分,竟然主动放弃双一流大学,而是选择了一所高职:武昌职业学院!原因是,这是一所定向培养军士的院校,她舅舅也是一名军人,从小受到熏陶,她也想要从军报国!网友: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6月的高考成绩揭晓时,她拿着604分的成绩单——超过浙江省特招线12分、普通类一段线114分,足够叩开不少本科院校的大门。但填报志愿那天,她的鼠标稳稳落在“武昌职业学院定向培养军士”一栏,这个决定,让很多人忍不住追问:这么高的分数,为啥选高职?

据极目新闻7月13日报道,贺显贻是诸暨中学的应届毕业生,高中三年,她和同学一样为高考冲刺,却在心底悄悄埋下一颗“从军梦”的种子。这颗种子的发芽,离不开家里一位特殊的人——她的舅舅。

从小到大,舅舅身着军装的模样、讲述的军营故事,像一束光,照进她对未来的想象里。“保家卫国”不再是课本里的抽象词语,而是舅舅身上真实的使命感,慢慢成了她最向往的人生方向。

填报志愿前,家里人围坐讨论。妈妈说“她一直有这个梦想,我们支持”。没有长辈因为分数高就劝她选“更体面”的本科,相反,全家人陪着她研究定向培养军士的政策:毕业后进入部队,成为军士序列的一员,把青春献给国防。

在很多人眼里,放弃本科是“吃亏”,可在贺显贻心里,这是奔赴热爱最直接的路。她甚至提前查好了武昌职业学院的培养方案——三年里,军事技能、专业知识两手抓,为的就是毕业后能以军士身份入伍,真正穿上那身向往已久的军装。

武昌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大耀知道她的选择后,特意提到:“贺显贻坚定的从军报国理想,比分数更让我们钦佩。”学校承诺会从军事训练、专业教学到思想培养全方位助力,盼着她能成长为合格军人。

这份肯定,不止是对一个学生的认可,更是对“青春有志”的呼应——分数是努力的成果,但家国情怀的重量,有时候远胜过数字的比拼。

消息传到网上,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有人想起毛主席诗词“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直说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生动写照;也有人感慨“现在的孩子太清醒了,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被‘学历焦虑’绑架。”

还有网友回忆起自己当年填志愿的纠结,羡慕她能坚定奔赴热爱。当然,也有零星疑问:“604分读高职,真的不亏吗?”

可更多人回怼:“报国的路没有高低,她选的是自己的星辰大海!”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藏着社会对“成功路径”的新思考——青春的价值,不该被单一的“本科/高职”标签定义,只要和家国理想同频,每一条路都值得走。

其实细想,贺显贻的“清醒”,藏在很多细节里。她没被“高分必须配名校”的惯性思维束缚,而是盯着“从军报国”的目标倒推路径;她的家人也没拿“分数”当枷锁,而是尊重她内心的火种。

这种清醒,不是冲动的选择,而是无数个日夜里,对“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反复叩问后的答案。就像她自己说的“舅舅是军人”,简单几个字,背后是从小浸润的家国情怀,是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紧紧绑定的勇气。

当高考分数不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尺,当年轻人开始用“热爱”“家国”校准方向,贺显贻的故事,就成了一面镜子。

镜子里照见的,是新一代年轻人挣脱“标准答案”的勇气,是“青春不止一条路,报国自有千万途”的信念。她的选择或许会让更多人思考:分数之外,我们的人生还能锚定哪些更珍贵的坐标?

是热爱,是理想,还是为国家发光发热的可能? 高考是人生的一站,却不是终点。贺显贻用604分的成绩,选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清醒”。

未来,她会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把青春锻造成钢;而她的故事,也会成为一种无声的鼓励——愿更多年轻人,能像她一样,听见心底的声音,奔赴属于自己的山海。

毕竟,青春最动人的模样,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模板,而是敢用热爱和理想,书写独一无二的答案。

至于这条路“值不值”,或许时间会给出最动人的回应:当军装穿在身上,当使命扛在肩头,所有的选择,都早已镀上了意义的光芒。

你怎么看贺显贻的选择?是佩服她的清醒,还是有不一样的思考?不妨在评论区聊聊,看看青春的答案,能碰撞出多少种精彩。

0 阅读:130

评论列表

呼风唤雨

呼风唤雨

2
2025-07-14 19:32

604分也就刚超过特控线没几分,怎么宣传成特别牛的样子,可笑,重点中学500个人,至少400人分比她高

鲸探索

鲸探索

鲸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