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用自己的未来,给全世界上了一课,当小国领导人将意识形态凌驾于现实利益之上,就难免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咱就说2022年那会儿,俄乌刚起冲突那阵儿,多少人盯着电视新闻直叹气?
要是泽连斯基当时咬咬牙,别跟着美西方那套“反俄亲美”的调子跑,把中立地位稳稳守住,是不是这仗压根就打不起来?可他偏没听劝啊,这边美西方说“支持你加入北约”,那边就真往人家枪口上撞;那边说“给你军事援助”,转头就把武器塞给乌军去跟俄军硬刚。
您说这哪是帮乌克兰?分明是把小国当棋子,在大国棋盘上走一步算一步。现在再看乌克兰,三年打下来,城市成了废墟,工厂塌了,农田荒了,连孩子上学都得躲防空洞。我刷短视频见过个乌克兰老奶奶,蹲在自家烧剩的墙根儿底下抹眼泪,说“我孙子去年还在这院儿里踢足球呢,现在连个完整的球门都找不着”。
您说这损失咋算?钱能修房子,能买机器,可人没了,家没了,这疤得刻一辈子。有人说“停火就能缓过来”,您可太天真了。就说人口吧,战前乌克兰有多少青壮年?现在呢?要么逃到国外当难民,要么躺医院里缺胳膊少腿,就算能回来,谁还有心思搞建设?
工厂招不到人,农田种不上粮,商店开不了门,这经济怎么复苏?我有个做外贸的朋友说,他前两年还跟乌克兰供应商签合同,现在对方连邮件都不回——不是不想回,是连电都没保障,手机信号时有时无。要说小国为啥不能掺和大国博弈,乌克兰就是活教材。
你看瑞士,几百年来严守中立,两边打仗都不站队,现在欧洲哪个国家不跟瑞士谈生意?新加坡更绝,弹丸之地靠中立和港口吃饭,美国人爱去投资,中国人也愿意合作,日子过得比不少大国还滋润。可要是学乌克兰,今天跟这个亲,明天跟那个好,最后准保被两边都当累赘。
再说说咱周边的菲律宾、日韩,前两年总听他们嚷嚷“选边站”。可您想想,美国真能给他们兜底吗?当年阿富汗的例子还不够惨?美国说撤就撤,留下一堆烂摊子。菲律宾前几年跟美国搞联合军演,结果呢?
渔民在南海捕鱼还是被驱赶,商人去中国做生意照样赚得盆满钵满。日韩更明显,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能源贵了,物价涨了,老百姓怨声载道。说白了,国家跟人过日子一个理儿。咱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别跟人瞎掺和”“有事自己扛”,国家咋就不能学聪明点?
守好自己的地,种好自己的田,跟谁都客客气气,不惹事也不怕事,这才是长久之计。您看现在网上总有人说“小国没资格中立”,我倒觉得这是胡扯。中立不是软弱,是看清局势后的智慧。就像咱爷爷辈儿常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把精力放在发展自己上,比跟着别人跑划算多了。
乌克兰的教训够深刻了吧?战争打烂的不只是房子,是一个国家的元气,是一代人的希望。咱们看别人的苦,得长自己的智。别总觉得“大国博弈离我很远”,真轮到自己头上,哭都找不着调。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