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换打法,反华进入新赛道,不能再用老办法应对了 美国国务院开始大规模裁员,其中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7-15 11:08:11

美国换打法,反华进入新赛道,不能再用老办法应对了 美国国务院开始大规模裁员,其中包括大量从事多边事务、人权宣传和发展援助的文职人员这并非单纯的机构精简,背后有一个关键信号,美国对华策略,已经换打法了。 过去几年,美国拿着民主、人权当幌子,拉着盟友搞围堵,今天开个民主峰会,明天炒作个南海仲裁,满世界喊着要给中国套上所谓的“规则枷锁”。结果呢?中国该发展发展,该突破突破,芯片自主化往前赶,新能源汽车卖遍全球,那些虚头巴脑的舆论战,根本挡不住中国的进步。 现在美国人终于回过味了,与其花钱养着一群人在联合国里念稿子,不如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就像去年突然加码对荷兰ASML的限制,逼着人家不准卖高端光刻机给中国,连老型号都卡得死死的,这就是新打法的典型样子——不扯那么多没用的,直接冲着产业链的七寸下手。 这种转向背后,是美国对华战略的彻底务实化。以前民主党还讲究个“价值观同盟”,拉着欧洲盟友搞协同施压,现在共和党主导的策略里,盟友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撇开。就像对待东南亚国家,以前还逼着人家选边站,现在干脆直接上门谈芯片产业链转移,用投资换市场,顺便把中国排除在外。 这种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的打法,其实比以前更麻烦。过去我们还能靠揭露其双重标准争取同情,现在人家根本不跟你讲标准,直接说“这事影响美国利益,就得这么干”,这种赤裸裸的霸权逻辑,反而让很多国家不好公开反对。 值得警惕的是,他们把“国家安全”这个筐越编越大,什么都往里装。TikTok被盯上,说是数据安全有风险;中企收购个小公司,说是涉及关键技术;甚至连孔子学院,都被安上“文化渗透”的帽子。 这种泛安全化的操作,本质上是用政治手段干预正常的商业合作,目的就是把中国企业从全球产业链里挤出去。前段时间美国商务部列出的管制清单又加长了,连一些普通的工业软件都被算成“敏感物项”,这哪是防扩散,分明是怕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赶上来。 美国这是打不起消耗战,改打精准狙击了。以前广撒网搞围堵,结果自己盟友先受不了,欧盟跟中国的贸易额越做越大,东盟更是把中国当成最大贸易伙伴。现在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在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这几个关键点上卡脖子,试图用“精准打击”代替“全面封锁”。 这种打法的坏处是更隐蔽、更难应对,好处是让全世界看清了美国所谓“自由贸易”的真面目——只要不符合他的利益,规则随时可以改,盟友随时可以卖。 我们要是还照着老办法应对,整天跟在后面驳斥那些舆论抹黑,肯定会被动。得换个思路,你卡你的技术,我建我的联盟;你搞你的小院高墙,我拓我的合作渠道。 就像这两年我们跟中东国家搞的油气人民币结算,跟东盟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都是绕开美国封锁的好办法。

0 阅读:168

猜你喜欢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