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中国愿意,菲律宾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省!”2018年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公开表态,事后就连菲律宾国内的人也在骂他愚蠢,那他当时为何要这样说呢?他真的愿意归于中国吗? 杜特尔特说这话的场合很微妙,台下坐的大多是当地华人企业家。他的真实意图,其实是用夸张的方式表达对中菲合作的期待。菲总统府事后紧急澄清,称这只是“玩笑”,目的是强调南海争议海域的主权归属,同时传递与中国友好合作的意愿。 杜特尔特既维护了菲律宾在南海的立场,又想拉近与中国的关系,还能间接敲打美国——毕竟当时菲律宾刚经历阿基诺三世时期的对华强硬政策,中菲关系因南海仲裁案陷入冰点,杜特尔特急需破局。 杜特尔特的执政风格向来不走寻常路,他喜欢用夸张的言论吸引眼球,本质是为了推动政策落地。他曾多次批评美国的外交政策“充满敌意”,称菲律宾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保持中立。这种“反美挺中”的姿态,其实是在为菲律宾争取更大的外交空间。 在南海问题上,他不再纠缠于仲裁案,而是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2018年7月,菲律宾多地出现“欢迎来到中国的菲律宾省”横幅,中国驻菲大使赵鉴华当即驳斥,强调菲律宾“现在不是,永远都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杜特尔特对此保持沉默,因为他明白,过度炒作领土问题只会破坏中菲合作大局。他更关注的是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和援助。 杜特尔特的策略确实取得了成效。他任内,中菲关系从对抗转向对话,双方在经贸、反恐、禁毒等领域合作密切。中国成为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之一,两国还建立了南海问题磋商机制,有效管控了海上摩擦。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杜特尔特与中国签署9项投资协议,承诺为菲律宾创造上万个就业机会。这些务实合作让菲律宾民众切实感受到了好处,也让杜特尔特的支持率居高不下。2019年中期选举,他的盟友在参议院大获全胜,他的个人支持率高达70%。2021年的一项民调也显示,31%的菲律宾人认为杜特尔特的对华友谊给国家带来了“许多好处”,只有11%的人持否定态度。 不过,杜特尔特的外交政策并非一帆风顺。菲律宾国内仍有部分势力坚持亲美立场,试图炒作南海问题。小马科斯上台后,更是全面倒向美国,不仅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激进的立场,还开始对杜特尔特家族进行政治清算。 2025年3月,杜特尔特因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被拘押,引发菲律宾国内大规模抗议。但即便如此,他的政治遗产仍在延续。2023年7月,他访问中国福建,与当地政府探讨深化经贸合作;2025年中期选举,他以高出竞争对手8倍的票数当选达沃市市长,显示出民众对他的支持。 杜特尔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用务实合作打破了地缘政治的困局。如今,中菲关系已进入新的阶段,但杜特尔特留下的外交遗产,仍值得我们深思。
“要是中国愿意,菲律宾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省!”2018年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公开
风林事儿说
2025-07-15 15:16: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