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一旦进入战时,分分钟都可以拉爆中国”。不知道这些美国华人,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要知道工业制造不是搭积木,即使能够恢复产业,也很难适应当下的科技发展。 上世纪美国搞了一波去工业化,把很多工厂都搬出了本土,那时候美国觉得制造业赚钱少,还不如金融和科技来钱快,工厂一关,机器和工艺都丢掉了,原本的工程师们也不再干那些老本行。 比如美国钢铁产业,曾经全球霸主,现在产能萎缩,造船成本是中国的6倍,市场份额仅0.1%,重建完整产业链需千亿资金和10年时间。 再看军工产业,美国国防供应链中中国供应商数量增长4倍,40%的军工芯片依赖中国,F-35战机40%环节间接依赖中国供应链,连福特级航母都需6500个中国半导体元件。 有人说美国战时能分分钟恢复生产,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工业制造不是搭积木,技术断层和供应链断裂是硬伤。 美国军工产能低下到什么程度?俄乌战争暴露,美国155毫米榴弹炮炮弹月产能仅4万发,而俄罗斯每月消耗30万发以上,是美国的7-8倍,更要命的是美国87%的武器系统依赖中国稀土,一旦断供,军工生产线数月内就会瘫痪。 就算美国想恢复生产,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去哪儿找?去工业化导致制造业就业占比从1953年的28%降至2023年的10.2%,人才流失严重。 反观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连续14年全球第一,钢铁、机电等关键产业全球份额领先,供应链完整。 就说军工产能,航母建造周期可压缩至30个月,战时能同时开工5-6艘中型航母;歼-20年产量战时可翻倍至200-240架,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战时产能可达300-500枚/年。 更厉害的是,中国在AI、5G等领域的军事应用已走在前列,5G-A网络用于边境监控,AI系统提升边境管控效率50%,无人机巡检、远程医疗等技术让哨所变成智能堡垒。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投入巨资,结果840亿美元项目推迟或搁置,占比40%,台积电、英特尔等项目因供应链和人才问题延迟,而中国在科技迭代中不断突破,从高超音速导弹到无人机蜂群,从稀土产能到半导体制造,样样领先。 美国去工业化是不可逆的趋势,就算战时想恢复,也难适应当下的科技发展,那些美籍华人的“勇气”,不过是无视现实的盲目自信罢了。 工业实力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产业链、技术和人才堆出来,。中国制造业的韧性和科技实力,早已让那些“分分钟拉爆中国”的言论沦为笑柄。
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
世界聚焦点
2025-07-15 16:28:17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