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一名男孩在公共场合小便时不慎尿到女子衣服上,家长不仅没有道歉,反而与女子争吵推搡。事后女子报警并索赔20元清洗费。这看似是小事,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一些家长令人担忧的素质问题。 男孩当众小便已是不妥,尿到别人身上更是过错。正常家长的反应应当是立即道歉、主动赔偿,但这位母亲却选择"护短",仿佛自己的孩子永远没错,错的是别人"小题大做"。这种逻辑就像自家狗咬了人,反而怪被咬的人"不够大度"。更讽刺的是,在争吵过程中,孩子茫然站在一旁,他接收到的信号不是"我做错了",而是"妈妈在保护我",这种是非观的扭曲,恐怕比尿裤子本身危害更大。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现实中,不少家长自己就是个"差生"。就像网友吐槽的:"有的孩子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却被家长一把拽回来,孩子的素质反而甩家长几条街。"这次事件中的母亲,用实际行为给孩子"示范"了:做错事不用认错,谁计较谁就是"找茬"。试想,如果孩子从小被灌输这种观念,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20元清洗费赔偿的不是衣服,而是一堂缺失的家庭教育课。每个"熊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一个"熊家长"。与其责怪孩子不懂事,不如问问家长:当你在公共场合推搡他人、拒不认错时,到底是在保护孩子,还是在毁掉孩子? 要知道,今天你不教孩子认错,明天社会就会用更严厉的方式教他做人。
近日,安徽一名男孩在公共场合小便时不慎尿到女子衣服上,家长不仅没有道歉,反而与女
麦杰逊
2025-07-15 17:45:34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