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吞大象?生产歼20的成飞集团仅174亿就被收购,用意耐人寻味。为何当众人听到

英叡谈历史 2025-07-16 11:29:14

蚂蚁吞大象?生产歼20的成飞集团仅174亿就被收购,用意耐人寻味。为何当众人听到成飞集团被其他公司用174亿收购后,都觉得不可思议呢?原因就是这个价格,连个飞机的生产线都买不到,他们居然能买下整个成飞。这其中有什么隐情?成飞集团,其实是成都飞机工业的简称。也是我国研制生产歼击机极为重要的基地之一,要说起成飞的历史可就长了,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   在1951年,当时的苏联派出了不少专家来华,并和我国签订了关于“飞机”的技术援助协定。   从1953年开始,我国也正式地开启了战斗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就是在此后沈飞开始生产了我国的第一种歼击机歼-5。   很快,1956年我国也开始进行新的歼击机制造厂建造,因为建造飞机和别的产业不同,它对地形、地质还有资源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   所以在奔赴多地考察之后,我国最终确定了建厂地点,成都青羊区。   在1958年,成飞正式建好之后,也就投入了研发和建造飞机的工作之中。   从歼5一直生产到歼-20,只要是中国的主力战斗机,在成飞的生产线上就能看到,这其中肯定有不少我们的军事机密。   所以当大家听到成飞要被收购的这一消息,也感到不太理解,但是要说到收购它的企业,估计大部分网友也会恍然大悟。   收购成飞的公司名为中航电测,一看中字头,想必大家明白点其中的道道,没错这个中航电测其实也是国企。   这家企业的雏形成立于上世纪的60年代,在2002年完成了注册,其主要的业务为机载设备的研发与生产,比如传感器等等。   这家公司在今年年初完成了对成飞的收购后,也改名为中航成飞。   这么一看,中航电测和成飞两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国家的企业。   但是,问题又来了,成飞的体量大,一条脉动生产线,一年生产出来的战机就价值千亿,怎么会被市值仅60亿的中航电测收购呢?   这个感觉就像是街边的烟酒店把有名的大超市给收购了。   在大家的心中,还是得大的将小企业收购,那才能更有说服力。   其实,成飞这个企业和我们知道的企业还是很多不同之处的,第一就是它的最大的客户就是国家,那么这个战机的价格一般就是成本价卖。   成飞的大单子,就是卖给国外的那些战机,但是这些单子的价格着实也不算暴利,所以成飞也就面临着一个问题,这些平时挣的钱刚刚够护本,但是搞研发可得花大价钱啊。   所以,成飞这些年只能靠借钱搞这些研发项目,但是问题还有成飞是个国企还是军工企业,那肯定不能胡乱引入一些民间的资本。   这么一来,也就只能在国企之间找找办法啊,也正是这个原因,出现了中航电测。   而且这也给中航电测的股价来了一个大利好,股价直线上拉。   这么一看,估计大家也就懂了,并不是蚂蚁吞大象,而是在给成飞找一条自救之路,而且如此一来国防的研发力也会更加出色,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大家说是不是呢?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重组成飞后,这家陕企将年入800亿?  

0 阅读:0
英叡谈历史

英叡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