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1年,19年里产下14个孩子的印度王后蒙泰姬,在生下最后一个孩子后,油尽灯枯而亡。她的侍女忍不住感叹:“王后太可怜了,每次刚做完月子就要怀孕,几乎一年一个。”
在印度阿格拉城畔,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它是莫卧儿王朝最瑰丽的艺术丰碑,更是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情诗篇,见证了蒙泰姬王后与沙贾汗皇帝的爱情传奇,即便跨越400年时光,依然震撼世人的心灵。
1593年,阿姬曼·芭奴出生于阿格拉显赫贵族世家,父亲阿萨夫汗是莫卧儿王朝重臣,母亲是努尔·贾汗皇后的妹妹,如此家庭背景令阿姬曼成长为一位并不寻常的女子。
阿姬曼自幼聪慧过人,长相貌美,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还擅长骑射与政务文书,堪称一位才貌双绝、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因而在女性教育受限的时代里就像一颗耀眼的星辰。
阿姬曼长到10多岁时,迎来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1607年,14岁的阿姬曼在集市上遇见了库拉姆王子,少女绝世的容颜及端庄中带着未谙世事的纯真令15岁情窦初开的少年惊为天人。
经打听,王子方知对方是朝中重臣之女,波斯血统,身世显赫,与自己的身份倒也十分般配,于是放下身段狂热追求五年之久,而王子的热烈追求也令阿姬曼心动不已。
1612年,20岁的库拉姆终于如愿娶到19岁的阿姬曼,对她宠爱至极,爱若珍宝,还特意为妻子赐名“蒙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珍宝”。
史载,库拉姆其实有三位妻子,但他将全部的爱都给了蒙泰姬,对她尤为专情。事实证明,蒙泰姬的确值得丈夫珍爱一生。
蒙泰姬不仅美貌过人,还拥有卓越的智慧与温柔的性情,是一位十分完美的贤内助,一度成为丈夫的精神支柱。丈夫南征北战时,蒙泰姬经常相伴左右,在营帐为丈夫整理政务,抚慰士兵等。
然而,好景不长。
当时莫卧儿王朝第四代皇帝贾汉吉尔,因长期沉缅酒色荒于朝政,加之外部波斯、阿富汗强敌压境,给国家造成了外忧内患局面,如此掌握军权的库拉姆展现出过人军事才能,试图夺取父亲的皇位,结果兵败被流放7年。
彼时库拉姆的人生陷入至暗时刻,蒙泰姬不离不弃陪伴左右,风雨同舟,甚至在蛮荒之地生儿育女,在丈夫登基前她就已经生了12个孩子。
1628年,在岳父支持下,库拉姆加冕成为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统治者,史称沙贾汗皇帝。蒙泰姬也成为帝国皇后,开启了夫妻二人共同治理王朝的时代。
之后蒙泰姬成为帝国最受爱戴的皇后。她不辞辛劳随丈夫出远征平叛,为丈夫出谋划策,参与朝政讨论等。而即便如此辛劳,也不耽误她为丈夫繁衍儿女。
在婚后19年里,蒙泰姬一共生下14个孩子,几乎年年怀孕,而如此周而复始怀孕与生子,也足见二人有多恩爱。然而高强度的频繁生子也令蒙泰姬身体每况愈下。
由于医疗条件落后等因素,蒙泰姬生下的14个孩子中仅6个孩子活了下来,包括4子2女。而作为母亲的蒙泰姬也未能幸免于难。
1631年,在印度德干高原的军帐里,蒙泰姬生下最后一个孩子后,因失血过多、高烧不退等陷入昏迷,最终38岁的蒙泰姬,精力耗尽,撒手尘寰。
临终前,蒙泰姬向丈夫提出了三个遗愿:善待子女,不再续弦,为她建一座举世无双的陵墓。
沙贾汗悲痛欲绝,一夜白头。
而这场生离死别,也将沙贾汗的爱情推向极致,他发誓倾尽国力完成爱妻遗愿。
沙贾汗召集帝国最杰出的建筑师,2万多名能工巧匠,耗时22年,动用1000头大象运输来自中国的宝石、阿富汗的青金石、斯里兰卡的蓝宝石等,用纯白晶莹的大理石雕琢出了融合伊斯兰与波斯建筑风格的陵寝-泰姬陵。
泰姬陵的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沙贾汗对亡妻的缱绻深情,其纹路里还流淌着帝国的磅礴气象。连马克吐温也在《赤道旅行记》里感叹:“世间建筑万千,唯有此地令心灵震撼。”
泰姬陵落成后,沙贾汗几乎耗尽国库,也耗尽了帝国的辉煌。
沙贾汗还将宫殿建在亚穆纳河对岸,方便自己每日透过水晶窗遥望泰姬陵,在思念亡妻中度过余生。
然而,老父亲的痴情终令儿子们看不下去了,晚年的沙贾汗被长子奥朗则布发动政变锁在阿格拉堡。而即便如此,沙贾汗对亡妻的思念依旧没有停止。
在生命的最后8年里,沙贾汗只能透过八角形的小窗,每天趴在那里凝望远处的泰姬陵,并在对亡妻蒙泰姬的思念中孤独离世。
奥朗则布即位后,莫卧儿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泰姬陵成为矢志爱情的不朽丰碑,更是权力交替的历史剪影,承载着王朝兴衰的沧桑喟叹。
如今,泰姬陵年迎8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少人徘徊在洁白大理石回廊间,试图触摸那段穿越时空、感人至深的爱情温度。
蒙泰姬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纯粹情感与不朽承诺的传奇,而在权力与欲望交织的历史长河中,沙贾汗用一座陵墓证明:真正的爱情,足以让帝王褪去王冠,让时间停止流逝。
泰姬陵的每一块大理石,都在诉说着亘古不变的“爱”,同时也成为爱情与权力的双重挽歌。
(参考:人民网《泰姬陵的爱情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