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说白了,俄乌这仗拖成了烧钱的大坑,雇佣兵省钱省力,还能帮普京保留主力军,万一北约真的下场了,俄罗斯也有一战之力。 战争初期俄军确实想靠钢铁洪流速战速决,结果在基辅城外被乌军的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打得灰头土脸,这才发现乌克兰早不是1991年刚分家的穷亲戚,背后站着整个北约的情报网和武器库,所以当前局势对俄罗斯来说,就是一场消耗战。 既然是消耗战,俄罗斯自然是看重性价比的,就说省钱这茬儿,正规军养起来太贵了,一个合同制士兵月薪约1500美元,加上装备、医疗、抚恤金,综合成本是雇佣兵的3倍以上,而瓦格纳集团每月花1亿美元就能维持5万人作战,人均成本2000美元,还包含重武器消耗。 更关键的是,雇佣兵伤亡不算国家账,在巴赫穆特绞肉机里,瓦格纳折损超过2万人,要是正规军出现这种伤亡,国内早就炸锅了,这种"外包"模式让俄罗斯既能保持进攻势头,又能把政治风险降到最低。 再说省力,俄军现役115万人里,真正能打硬仗的不到40万,而且分散在170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要守边境、看核设施、防恐怖袭击,乌克兰战场需要至少30万前线部队,单靠正规军根本撑不住。 瓦格纳这类雇佣兵正好填补了兵力缺口,他们从监狱招募囚犯,承诺6个月服役期后免罪加20万卢布奖金,这种敢死队在巷战中特别能拼,去年索莱达尔盐矿争夺战,瓦格纳用囚犯当炮灰,硬是啃下了乌军严防死守的据点。 最关键的是战略储备,北约东翼的军事部署已经剑拔弩张,芬兰、瑞典加入后,北约与俄边境线增加1300公里,德国在立陶宛常驻4000兵力,波兰部署爱国者导弹,挪威新建北极防空中心,俄军不得不把西部军区主力留在本土,防止北约趁虚而入。 去年俄国防部宣布扩军50万,重建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军区,就是在为可能的全面战争做准备,要是把正规军全耗在乌克兰,万一北约下场,俄罗斯连预备队都凑不齐。 但这种策略也有隐患,雇佣兵本质是拿钱办事,忠诚度没法和正规军比,去年瓦格纳兵变虽然被平息,但暴露了私人武装失控的风险,现在俄国防部把瓦格纳残部编入国民警卫队,表面上收编了,实际上是用合同兵和车臣部队稀释他们的影响力。 更麻烦的是,雇佣兵在国际上不受待见,英国已经把瓦格纳列为恐怖组织,任何支持行为都算违法。这种污名化让俄罗斯在外交上更加被动。 从长远看,俄罗斯这种正规军保底+雇佣兵冲锋的模式,其实是在透支战略潜力,雇佣兵能打得了短期突击,却撑不起长期消耗,去年俄军坦克损失超过2000辆,装甲车报废3000台,军工产能已经到了极限,要是冲突再拖下去,雇佣兵的补充和装备供应都会出问题。 而北约那边,美国正在波兰建欧洲最大军事基地,储备了130万吨弹药,随时能把战争规模升级。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拼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兵力和装备,而是国家的战略定力和资源调配能力,俄罗斯用雇佣兵当肉盾,本质是在用经济换时间,希望在北约形成压倒性优势前稳住战线,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说白了,俄乌这仗拖成了烧钱
世界聚焦点
2025-07-17 01:08:5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