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老师在课堂上打了8岁的张学思十手板,张学思哇哇大哭:“我爸是张作霖!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7-17 10:56:52

1924年,老师在课堂上打了8岁的张学思十手板,张学思哇哇大哭:“我爸是张作霖!我回去就让他毙了你。”没想到大帅府直接把电话打给了老师,不过电话那头,一个女人却说道:“打得好!重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24年,奉天城一所新式学堂里,8岁的张学思(张作霖四子)因在球赛中连续失误被同学嘲笑。

愤怒之下,他动手打了嘲笑他的同学。

老师赶来后要求他道歉,张学思不仅拒绝,还蛮横地推倒同学。

老师见状,拿起戒尺打了他的手心十下作为惩罚。

被打后的张学思涨红了脸,举着红肿的手大声威胁老师:“你敢打我!我爹是张作霖!回去我就让他毙了你!”

老师这才惊觉闯祸,后悔不已。

正当他惶恐不安时,大帅府的电话打了过来,指名要他接听。

老师战战兢兢地拿起话筒,准备道歉,没想到电话那头却传来一位女性清晰而坚定的声音:“老师,您打得好!感谢您替我严加管教学思!”

打电话的是张学思的生母,张作霖的四夫人许澍旸。

原来,照顾张学思的保姆见小少爷被打且扬言报复,急忙跑回帅府报告。

许澍旸了解情况后,不仅没有动怒,反而担心老师因为张学思的身份压力过大甚至日后受排挤,立刻亲自致电学校表明态度,支持老师的管教行为。

她还果断做出一个在帅府颇为“离经叛道”的决定。

即日起,撤掉所有跟随张学思上学、照顾他起居的保姆和副官,让他独自像普通学生一样上下学。

这个决定源于许澍旸的远见。

她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

为了让孩子们摆脱帅府深宅中易滋生的骄纵习气,接触新思想,是她多次恳求张作霖才将孩子们送入新式学堂的。

当晚,许澍旸为张学思红肿的手上药,一边轻柔涂抹,一边语重心长地教导:“娘小时候想读书却没钱,你们有机会进新学堂,要懂得珍惜。务必尊师重道。咱们家业虽大,将来是你大哥二哥们的事。你想有出息,得靠自己一步步努力学本事,那才是真本事。”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张学思。

许澍旸的言传身教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次张作霖寿辰,奉天城鼓乐喧天,帅府更是请名角连唱三天大戏。

张学思看着哥哥张学良等纷纷掏钱点戏祝寿,也想效仿,便去找母亲要钱。

不料平日温和的许澍旸严厉斥责了他。

在儿子委屈不解时,她将其搂入怀中,语重心长地解释:“点一台戏的钱,够穷苦人家活十年!我父亲当年就是没钱治病才离世。想想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如此铺张浪费,岂不愧疚?”

这番结合自身经历的教诲让张学思深感羞愧,从此不再与人攀比奢华。

许澍旸虽读书不多,但眼光长远,渴望子女能接受进步思想。

后来张学思结识了思想开明的王西征先生,对其学识极为仰慕,想拜师却苦于学费。

许澍旸得知后,亲自登门拜访,以相当于大学教授的优厚酬劳郑重聘请王西征为儿子授课。

正是通过王西征,张学思系统接触到了民主主义思想。

崭新的世界观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他对家族的旧式军阀背景日益不满,向往自由、民主与真理的意愿愈发强烈,萌生了脱离家庭束缚的想法。

母亲许澍旸察觉到了儿子的心志变化。

她没有阻拦,反而鼓励他:“好男儿志在四方,若想深造就去吧。”

在她的支持下,张学思前往北平求学。

正是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他最终坚定了投身革命的信念,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培养下,张学思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和优秀将领。

他不畏艰险,屡立战功,尤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东北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成为新中国海军创建者之一。

他最终实现了母亲的期许——没有依靠父亲的权势,而是凭借自身的信念与努力,踏出了一条光荣的道路。

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母亲许澍旸那源自贫寒的清醒、严格而智慧的爱与引导。

她教导张学思的尊师重道、勤俭自律、独立自强与追求真理的精神,指引着他在时代的洪流中成长为一名真正为国为民的革命者,也成为了母亲最大的骄傲。

0 阅读:209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