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2024年,云南一96岁退休教师去世,学校翻找资料才发现:这个老教师居然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7-17 17:04:42

泪目了!2024年,云南一96岁退休教师去世,学校翻找资料才发现:这个老教师居然获得过3次特等功,还活捉了国民党陆军副司令汤尧!家属:他从未提起过。 2024年,在昆明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夏天,年过九旬的郝珍富老人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一辈子都在昆明市第九中学和一所高专教书,几十年如一日,过着没有什么波澜的日子。 他为人低调,不爱张扬,同事们都说他人很本分,说话不多,但干事从不含糊;学生们对他印象最深的是认真负责,上课一板一眼,作业批得细致。 家人则觉得他太节省了,穿的衣服都是老样式,舍不得换新的,放在人群里和普通退休老人没两样,谁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连他的老伴张雨薇,也只知道他年轻时当过兵,但到底在哪服役、做过什么事、有没有立过功勋,他从来不提,就像那段经历根本不存在一样。 学校曾经想给他调个条件更好的房子,他却一口回绝,说自己住得惯旧房子,还是把机会让给那些真正有困难的老师更合适。 退休后,他也没闲着,只要听说哪里有灾情、哪个学生家里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手捐钱,能帮一点是一点。 这样一个让人敬佩的老人,本以为他的人生故事已经写到了结尾,谁知,老人身后的一份档案,却讲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学校整理他的遗物时,一沓泛黄的材料被翻了出来,档案袋里躺着的,是“三次特等功、一次一级战斗英雄、两次大功、两次三等功”的赫赫战功,还有省级劳模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证明。 最惊人的一页记录着:时任排长的郝珍富,曾率部活捉国民党陆军副司令汤尧。 消息传开,所有人都懵了,那个在同事眼里老实巴交、在家人看来节俭到近乎“抠门”的郝老师,竟是这样一位功勋盖世的战斗英雄?这巨大的反差,让整个社会为之动容,人们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他的儿子这才想起,小时候好像在书上见过父亲的名字,回家一问,还被他狠狠训了一顿:“别拿这个出去显摆!”原来,父亲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的想把这些功劳藏一辈子。 郝珍富的一生,是从苦难里泡出来的,他出生在山西长治,父母早亡,从小给地主放牛,没吃过一顿饱饭。 他亲眼见过日寇的残暴,也见过尸横遍野的家乡,保家卫国的念头早早就在心里扎了根,1946年,家乡解放,18岁的他毫不犹豫地参了军,次年入党,把命交给了革命。 上了战场,郝珍富仿佛变了个人,他打起仗来,又猛又准,淮海战役中,他还是个班长,带着十几个战士,硬是顶住了敌人一个营的疯狂进攻。 他身中五枪,血流不止,却咬着牙站着指挥,直到战斗胜利才昏死过去,这一战,为他换来了一级战斗英雄和两次特等功的荣誉。 后来在伏牛山,炮弹就在他身边爆炸,弹片深嵌进肉里,伴随了他一生,可他根本顾不上疼,带着一身伤继续冲锋。 而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是活捉汤尧,1950年,解放战争已近尾声,国民党残部成了困兽,但其陆军副司令汤尧仍在负隅顽抗。 郝珍富所在的部队奉命追击,在元江县二塘山,他带着十几名战士,瞅准时机,从侧面悄悄摸了上去,趁敌人不备猛然杀出。 他端着枪冲到近前,一声大吼:“优待俘虏,缴枪不杀!”汤尧眼看大势已去,最终带着残部放下了武器,这一仗,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兵团被全歼,郝珍富也因此再立特等功。 当硝烟散去,英雄也回归了人海,1978年,郝珍富转业到昆明,拿起粉笔,站上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几十年。 他把战场上的那股认真劲儿全用在了教学上,备课一丝不苟,待人真诚质朴,从不提自己的过去。 或许对他来说,战场上能活下来已是最大的幸运,那些荣誉属于无数牺牲的战友,不该由他一人独占。 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军人,为国家流血、为人民服务,本来就是职责所在,要是拿出来当成“功劳”到处说,反倒让他觉得丢人,不像话。 这些年,他经历过战争带来的生死瞬间,见过太多牺牲和告别,也正因为这样,他对物质、名利一点都不看重。 和平不容易,现在能安稳地当个老师、把精力放在学生身上,看着一批又一批孩子长大成才,他觉得比什么都踏实。 所以,面对好处和资源,他从不抢,新房子到了,别人更需要,他就主动让出来;工资不高,自己花得少点,也坚持把攒下的钱拿去帮助那些更困难的人。 从年轻到现在,他一直是在完成组织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不管是打仗,还是站讲台,从没打过折扣,他的这种“老实”,不是性格软弱,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和坚持,早就刻在了骨子里。 信源:百度百科:郝珍富

0 阅读:98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