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果终于显现了!印度现在几乎成了外资的“坟地”了!印度先以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比如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7-18 02:23:40

恶果终于显现了!印度现在几乎成了外资的“坟地”了!印度先以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比如说减税、低价的地皮、专门对接机构等方式把外国企业骗进印度,叫企业先把工厂建起来,印度甚至会大发善心给外国企业低价贷款。 印度当初招商引资时,印度那叫一个热情似火,减税、低价地皮、专门对接机构,甚至还提供低价贷款,就差把“快来赚钱”四个字刻在脑门上了。可等外资企业把工厂建起来,印度立刻就换了一副嘴脸,各种套路轮番上阵,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印度执法局以“非法汇款”为由,冻结了小米印度公司4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理由是小米以支付版权费的名义向国外汇款。这简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可气的是,印度法院还驳回了小米的申诉,这48亿眼看着就要打水漂了。 vivo也没能逃过一劫,印度税收情报总局指控vivo逃税18.9亿元,理由是vivo在进口产品描述中作虚假申报,获得了不合条件的免税优惠。这还不算完,印度执法局还以涉嫌洗钱为由,冻结了vivo及其关联公司的119个银行账户,扣押了价值约3.86亿元的资产。 三星作为印度消费电子市场的巨头,也没能幸免。印度政府指控三星在进口关键电信设备时逃避关税,要求三星补缴6.01亿美元的税款和罚款,还对七位高管处以重罚。三星在印度的净利润本来就不高,这一笔罚款下来,直接让三星的利润缩水了一大半。 更讽刺的是,三星进口的设备是卖给印度信诚工业集团的,这明摆着是印度政府在给本土企业撑腰,打压外资啊。 印度政府的这些操作,说白了就是“养肥再宰”。他们先通过优惠政策把外资企业骗进来,等企业把工厂建起来,产业链铺开了,就开始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罚款、冻结资产,逼着外资企业把利润留在印度,甚至直接把企业赶走,让本土企业接手。这种“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套路,让外资企业苦不堪言。 印度官方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有2783家在印注册的外国公司关闭了业务,占跨国公司总量的六分之一。2023年,印度吸引外资大幅下滑至714亿美元,比2022年的848亿美元减少了134亿美元。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实际撤离的外资企业数量可能更多,很多企业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选择悄悄退出印度市场。 印度政府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打压外资,和其法律制度的“魔幻”分不开。印度的法律条文密密麻麻,几乎每一条后面都跟着罚金、监禁等处罚,企业稍有不慎就会违规。 更离谱的是,印度执法部门一般不会提前警告企业,而是直接从违规第一日开始计算罚金。而且,印度允许企业和执法机关“和解”,这就给了执法部门很大的操作空间,想罚多少就罚多少。 印度的基础设施和行政效率也是一大硬伤。很多外资企业在印度建厂后,发现当地的水电供应不稳定,物流运输成本高得离谱,审批流程更是漫长到让人绝望。富士康的半导体项目因为土地审批拖延了一年多,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就算有再大的雄心壮志,也被消磨得一干二净了。 印度的“在印度制造”计划更是一个笑话,这个计划自2014年启动以来,目标是到2025年将制造业占GDP比重提高到25%,结果到2024年,制造业占比反而从2020年的15.4%滑至14.3%。为啥?还不是因为印度政府私自克扣企业补贴,导致补贴发放不足原计划的8%——这哪里是在推动制造业发展,分明是在画大饼忽悠外资。 印度的这些做法,不仅让外资企业寒了心,也损害了自己的国际形象。现在,印度几乎成了外资的“坟地”,大家提起印度市场都摇头,避之不及。 印度政府要是再不改改这种“薅羊毛”的心态,继续玩这种“请君入瓮”的把戏,别说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了,连现有的外资都得跑光。到时候,印度就真的要自己玩泥巴了。

0 阅读:127

评论列表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1
2025-07-18 09:06

印度政府要为何要改这种“薅羊毛”的心态?为何不能继续玩这种“请君入瓮”的把戏?蛆三是世界超级大国![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