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登革热?如何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东南亚、拉丁美洲、加勒比海、非洲、太平洋岛屿以及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如广东、海南、福建等),尤其在雨季或湿热季节高发。 登革热主要症状包括: 1、突发高热。(39-40°C,持续5-7天) 。 2、剧烈头痛、眼痛(尤其眼球后疼痛) 3、全身肌肉和关节痛**(俗称“断骨热”) 4、皮疹(发病后3-4天出现红疹) 5. 轻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 重症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可能会引发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需立即就医! 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 个人防护措施方面 1、防蚊叮咬: 使用含 DEET(避蚊胺)、派卡瑞丁或IR3535 的驱蚊剂。 穿浅色长袖衣裤(深色易吸引蚊子),衣物可喷氯菊酯增强防护。 家中安装纱窗纱门,睡觉用蚊帐(可浸泡杀虫剂)。 避免在伊蚊活跃时段(日出后2小时、日落前2小时)在树荫、草丛逗留。 2、旅行注意方面: 前往流行区前查询疫情,住宿选择有防蚊设施的酒店。 如回国后14天内出现发热,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3、清除蚊虫孳生地 伊蚊在静止的清水中繁殖,重点清理积水,每周检查并处理积水容器。 倒置花盆、水桶、废弃轮胎。清理屋檐排水槽、空调托盘积水。 花瓶、水培植物每周换水并刷洗内壁(虫卵可粘附)。 封盖储水容器,或投放灭蚊蚴缓释剂(如苏云金杆菌)。 社区协作:清理公共区域垃圾、废弃容器,填平洼地。 社区与公共卫生: 支持政府灭蚊喷洒、疫情监测工作。 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就医,配合隔离防传播。 重要提示: 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补液、退热为主(避免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可能加重出血)。 登革热疫苗(如Dengvaxia)已在部分国家批准,但适用人群有限(需曾感染过登革热),且非100%有效,不能替代防蚊措施。 感染一种血清型康复后,仍可能感染其他三种,且二次感染重症风险更高! #广东登革热病毒# #分享城市新鲜事#
什么是登革热?如何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
书影谈谈
2025-07-18 11:01: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