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当廖耀湘得知新22师一名女兵成功走出野人山时,他激动不已,不仅亲自接

万象追踪者 2025-07-18 14:09:01

1942年,当廖耀湘得知新22师一名女兵成功走出野人山时,他激动不已,不仅亲自接见并向她敬礼,还热情邀请她到家中做客。 1942年8月,一个瘦弱的身影踉跄着走出缅甸野人山,她叫刘桂英,身高不足一米六,此时体重只剩70斤。 这个湖南姑娘在没有向导、没有地图的原始森林里独自求生了114天,成为新22师3000人撤退队伍中仅有的200多名幸存者之一。 廖耀湘师长见到她时,这个平时严肃的军官主动起身致敬,刘桂英穿着破烂的军装,小腿上布满蚂蟥咬痕留下的黑色疤痕,手里还握着一个破损的医疗包。 五年前,18岁的刘桂英在长沙湘雅医院当实习护士,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后,医院每天都有火车运来伤兵,她负责协助外科医生进行截肢手术。 这个从小怕血的姑娘,第一次看到断肢时吐了三天。 1941年底,远征军在湘雅医院设立招募点,刘桂英瞒着家人报了名,成为新22师野战医院的一名卫生兵。她在日记里写道:“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 1942年5月,日军从三个方向包围了驻缅甸的中国远征军。新22师师部突然下达撤退命令,要求所有部队立即向印度方向转移。 刘桂英和四名女护士何珊、张秀英、李梅、王淑华正在野战医院里抢救伤员。 她们匆忙收拾了急救包、三天的炒米和几包盐巴,跟着大部队钻进了野人山,这片原始森林位于缅甸北部,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当地人称为“死亡之地”。 雨季的到来让撤退变成了噩梦,连续暴雨引发山洪,刘桂英亲眼看见一整个班的战士被泥石流吞没。 她们用绑腿布打结成绳索,在齐腰深的沼泽里摸索前进。每走一步都要用竹竿探路,生怕踩进更深的泥潭。 三天后,炒米吃完了,部队开始宰杀随行的骡马充饥,但肉很快就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腐烂。 刘桂英发现芭蕉树芯富含淀粉,可以生吃充饥,她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其他人,这种“救命粮食”后来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但误食有毒植物的事故时有发生,一名士兵吃了颜色鲜艳的野蘑菇后,不到两小时就口吐白沫死去。从那以后,刘桂英开始收集安全食物的样本,教其他人辨认哪些能吃,哪些有毒。 热带雨林里的吸血蚂蟥成为隐形杀手,它们附着在人的腿上吸血,被发现时已经涨得像拇指一样粗。 刘桂英摸索出一套“除虫法”,每天宿营时用竹片刮掉附着在腿上的蚂蟥,再用烟头烫死钻进皮肉的虫体,即便如此,她的小腿还是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疤痕。 疟疾在队伍中迅速蔓延,护士长何珊高烧到40度,浑身发抖,只能靠刘桂英和一名男兵轮流背着行军。 何珊把自己珍藏的奎宁片全部分给了其他病号,自己却舍不得吃。 在翻越一道山梁时,何珊突然停下脚步,把医疗包交给刘桂英说,我走不动了,你们继续走吧。 三天后,搜寻队伍发现她的遗体时,手里还攥着半片没来得及服用的奎宁。 张秀英死于毒蛇咬伤,李梅在过河时被急流冲走,王淑华染上严重痢疾后不治身亡,五个女孩中,只有刘桂英一人活了下来。 孤身一人的刘桂英学会了很多野外求生技能,她用草木灰止血,用蚂蚁分泌的蚁酸清洗伤口,甚至掌握了徒手捕蛇的技巧。 每当迷路时,她就观察树木生长方向判断南北,寻找水源顺流而下。 第80天,刘桂英遇到了一小股掉队的士兵,大家互相扶持,继续向印度方向前进,但这些战友也陆续死去,最后又只剩下她一个人。 第114天,筋疲力尽的刘桂英终于看到了印度阿萨姆邦的哨所,她用尽最后的力气挥舞着破烂的军帽,向前来接应的英军士兵求救。 在印度休整期间,刘桂英写下了一份详细的野人山求生报告,记录的野外求生技巧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廖耀湘师长听完她的经历后,破例批准这名卫生兵转入作战部队,刘桂英成为新22师历史上第一个参加正面战斗的女兵,在后来的反攻作战中立下战功。 战争结束后,刘桂英定居昆明,她在自家院子里种了几株芭蕉,每次看到都会想起那段艰难的求生岁月。 邻居们都知道,这位看起来普通的老人曾经创造过一个不可思议的生存奇迹。 信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0 阅读:2

猜你喜欢

万象追踪者

万象追踪者

追踪社会万象,把握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