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终于有人挑明了,乌克兰前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爆料:所谓的“美援”,根本不是什么雪中送炭,美国“援助乌克兰”其实是清库存。 国是怎么 “援助” 的呢?从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到现在,美国已经给乌克兰提供了超过 660 亿美元的武器。这些武器里,不少是从美军仓库里直接搬出来的 “老古董”。 比如 2023 年,美国从科威特的仓库里调出一批 M777 榴弹炮,结果检查发现,6 门炮里有 4 门后膛锁不上,一开火就可能炸膛,剩下的 2 门液压油也过期了,用起来随时可能出大问题。美国军方自己都承认,这些装备因为长期没人维护,早就不适合打仗了,可还是一股脑塞给了乌克兰。 更离谱的是弹药。美国国防部督察长办公室的报告里提到,援助乌克兰的武器里,有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装备 “下落不明”,包括近 4 万件肩扛式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 这些武器一旦流入黑市,后果不堪设想。还有集束炸弹,美国明明知道这种武器哑弹率高,会炸死很多平民,还是坚持提供,理由是 “库存太多用不完”。俄媒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这就是在借机处理过期军火,根本不管乌克兰士兵和平民的死活。 比如 2022 年美国国会批准的 400 亿美元援乌法案里,有 87 亿美元专门用来补充美军自己的库存,12 亿美元直接给美军采购新装备,还有 40 亿美元给了北约东翼国家买美国武器。真正落到乌克兰手里的,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这里面的套路很清楚:美国先把库存里的旧武器送给乌克兰,然后以 “补充库存” 为由,让国会拨更多钱给军火商生产新武器。军火商拿到订单,赚了大钱,又反过来给政客们捐钱,支持他们继续打仗。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 仗打得越久,军火商赚得越多,美国政客的腰包也越鼓。乌克兰士兵在前线用着过期弹药拼命,美国军工巨头却在后方数钱,这种事想想就让人气愤。 再看看欧洲国家。虽然欧洲也给乌克兰提供了不少援助,但和美国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欧洲的援助里,大部分是贷款,乌克兰以后得连本带利还。而美国呢,表面上给的是 “赠款”,实际上钱都花在了美国国内。 美国国防部的文件显示,援乌资金里有 60% 都留在了美国,用来支付军火商的订单、工人工资和行政成本。乌克兰士兵拿到的武器,可能只是美国军工产业链上的一个 “副产品”。 扎卢日内作为乌克兰前军方高层,他的话不可能是空穴来风。他在 2025 年 7 月公开建议乌克兰向美国索要过时武器,理由是这些武器 “快过期了,美国处理掉还得花钱,不如给乌克兰用”。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为乌克兰争取利益,实际上也暴露了美国援助的本质 —— 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甩包袱。美国把过期武器给乌克兰,既能节省自己的处理成本,又能落个 “支持盟友” 的美名,何乐而不为? 乌克兰现在的处境有多难?他们的士兵在前线每天要消耗大量弹药,可美国提供的武器要么质量差,要么数量不足。2025 年 7 月,美国因为库存不足,暂停了部分对乌军援,包括 “爱国者” 拦截导弹和 155 毫米榴弹炮炮弹。 这直接导致乌克兰的防空能力和火力大打折扣。而美国呢,一边说 “支持乌克兰到底”,一边把更多精力放在升级自己的武器上。 比如他们用补充库存的钱,把老旧的 “爱国者” PAC-2 导弹换成更先进的 PAC-3,把过时的 ATACMS 战术导弹换成 PrSM 精确打击导弹。乌克兰成了美国武器试验场,而美国自己的军队却越来越强大。 美国的这套把戏,其实早有先例。冷战时期,美国就经常把淘汰的武器送给盟友,既能控制这些国家,又能给军工企业找销路。现在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个借口。 不同的是,这次的冲突规模更大,美国的胃口也更大。他们不仅要清理库存,还要通过战争重塑欧洲的安全格局,让欧洲国家更加依赖美国的武器和保护。 乌克兰的老百姓和士兵是这场冲突最大的受害者。他们用生命在前线战斗,换来的却是美国军工巨头的暴利和政客的政绩。 扎卢日内的爆料,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大国博弈中,小国往往只是棋子。美国的 “援助” 从来不是无私的,背后永远是利益的算计。 这场冲突什么时候能结束?乌克兰什么时候能真正获得安全?答案可能不在战场上,而在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和政客的良心上。 如果他们继续把乌克兰当成清理库存的垃圾桶,当成赚钱的工具,那么这场战争就永远看不到尽头。
这事终于有人挑明了,乌克兰前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爆料:所谓的“美援”,根本不是
雨后彩虹之约
2025-07-18 15:52:57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