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一天,廖昌永对妻子说:“我妈七十多岁了,还有糖尿病,我想接她来一起住,可她是农村人,怕你接受不了。”妻子淡淡回应一句话,让廖昌永心情复杂难言。 (信息来源:新民晚报——人物|廖昌永 将爱与感动凝结在音符里;中国青年报——廖昌永:“逆袭”人生背后站着强大祖国) 在中国音乐界,廖昌永的名字分量不轻。一个四川小山村走出的穷小子,最后站上了世界舞台,这听起来就很励志,不过,仔细看他的经历,会发现这不只是天赋加汗水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被无数双手托举起来的人生逆袭。 廖昌永的童年,穷是刻在骨子里的底色。父亲早早病逝,母亲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三个姐姐相继出嫁,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接济娘家。 可这样一来,家里就只剩下母亲和他两个人,孤单又无助。贫穷带来的自卑感,像一根刺扎在廖昌永心里。 然而,命运就悄无声息地给他开了一扇通往艺术的窗。村头大喇叭里的一曲《我的太阳》,点燃了他对歌唱的全部热情,他想考音乐学院,成为一名歌唱家。 可学费对这个家来说简直是一大难关。正当全家一筹莫展时,母亲拎着家里唯一的老母鸡去求老师。老师没收下母鸡,却承诺免费教他。这束光,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前路。 后来靠着家人东拼西凑的一百多块钱,廖昌永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到站时大雨瓢泼,为了不弄脏母亲买的新鞋,他干脆脱下来,光着脚踩着泥水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音乐殿堂。 进了学校,更大的难关还在后头。他不认识五线谱,不会弹钢琴,乐理知识一片空白。第一个学期,他的成绩毫无悬念地排在全班倒数第一。 巨大的落差没有击垮他,反而把他逼出了一股狠劲。他给自己下了死命令,每天起早贪黑地学,整整两个月没出过校门。生活上更是节俭到极致,他总是等到食堂快关门时才去打最便宜的饭菜。 就在这段最苦的日子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束光出现了,他的妻子王嘉。一次演出,廖昌永急需钢琴伴奏,经人介绍认识了王嘉。两人熟悉后,一个秘密才被揭开:原来在他最窘迫的时候,王嘉曾经资助过他。 这份不求回报的善意,让他铭记一生。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这个穷小子去拜访王嘉的父母时,两位高干出身的长辈非没有半点嫌弃,反而坦然接纳了他,这温暖了廖昌永敏感的内心。 除了妻子,两位恩师也彻底改变了他的艺术生涯。刚从意大利回国的罗魏老师,一眼看出了他嗓音里的巨大潜力,对他倾囊相授。后来罗老师要去美国,又把他托付给了家周小燕教授。 有了这么多人的扶持,加上自身的勤奋,廖昌永终于站上了世界之巅。1994年起,他接连拿下了多个分量极重的大奖,连歌王多明戈都对他赞不绝口。 成名后,许多国际艺术团抛来橄榄枝,但他选择留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这里培育了他,他想要留下来继续培育新的人才。 事业稳定后,他心里一直有个疙瘩,那就是独自在老家生活、还患有糖尿病的母亲。他想把母亲接来上海,又怕城里长大的妻子王嘉会不习惯,毕竟两人生活背景差异太大。 这份顾虑让他迟迟不敢开口。终于有一天,他小心翼翼地和妻子商量,谁知王嘉脱口而出:“你怎么不早说?”原来,她早就想接婆婆过来了,只是怕老人不适应城市生活,反而会为难。廖昌永听完,瞬间被自己妻子的理解给感动了。 母亲搬来后,王嘉更是好的没话说。她学会了给婆婆打胰岛素。这份发自内心的孝顺与体贴,让廖昌永更加觉得,自己这辈子娶对了人。 如今,他们的女儿廖敏冲也继承了音乐天赋,早早出了专辑。而在事业上,廖昌永也活得愈发通透。廖昌永曾会自己的老家进行巡演,给自己的家乡带来更多的音乐,也用音乐书写对祖国的热爱。 回过头看,廖昌永的成功究竟是什么?他的成功基石,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爱与支持——是母亲那只没送出去的老母鸡,是姐姐们省吃俭用寄来的生活费,是妻子雪中送炭的匿名汇款。正是这些具体而温暖的人间真情,把他稳稳地托住。
[太阳]一天,廖昌永对妻子说:“我妈七十多岁了,还有糖尿病,我想接她来一起住,可
画画的哈哈
2025-07-18 15:53:16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