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龙岩监狱,一名叫郑江的死刑犯连着几天夜里做同样一个奇怪的梦,这个梦让他连续多日心神不宁,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拐卖来的孩子,后来郑江找到狱警帮忙,没想到竟然真的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当时郑江正在服刑期间,他的异常表现引起了监狱管理人员的注意。在日常劳动和生活中,他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影响了正常的改造表现。 于是狱警便向郑江询问情况,得知原来跟他的身世有关,于是便开始翻阅监狱的档案,终于发现了问题。 郑江登记的父母信息存在,但服刑11年来没有亲属探视,按理说父母怎会不来看自己的孩子呢?于是监狱方面派人到南安市实地调查,发现他登记的老家地址已经无人居住。 当地村民告诉调查人员,郑江并非本地人,是30多年前被人带到村里的,如今养父母已经去世多年。这个信息让监狱方面意识到郑江可能存在身世问题。 福建省监狱管理局随后在官方微博发布了寻亲信息,希望帮助郑江找到亲人。 贵州省黔西县居民张明英看到这条信息后,认为照片中的人很像她失踪多年的弟弟。她的弟弟在6岁时便走丢了,家人寻找多年未果。 张明英联系了福建监狱方面,提供了弟弟走失前的照片和相关信息,经过初步比对,双方都认为有必要进行DNA鉴定。 更值得注意的是,郑江描述的梦境细节与黔西县的地理环境高度吻合。黔西县有鸭池河流经,冬季会结冰,当地民居也多为黄土墙结构。 DNA鉴定结果证实,郑江就是张明英失散30年的弟弟,这个结果让两个相隔千里的家庭重新建立了联系。 2017年12月14日,在监狱安排下,张明英和78岁的母亲来到福建与郑江见面。这是母子分离30年后的首次重逢。而郑江的父亲已经去世,未能等到这一天。 原来,郑江走失时家人曾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并在周边地区寻找多年。由于当时信息传播条件有限,跨省寻人难度很大,所以才一直没能家人团聚。 认亲之后,郑江的改造态度发生了积极变化。他开始自学法律知识,协助其他服刑人员处理法律问题。并且因为有立功表现,还得以减刑。 目前,全国各地监狱系统都建立了帮助服刑人员寻亲的机制,通过与公安、民政等部门合作,利用DNA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已经帮助多名服刑人员找到失散亲人。 郑江的经历也让大家看到家庭支持对服刑人员改造的重要作用,有了亲情的牵挂和支撑,服刑人员更容易树立改造信心,为重返社会做好准备。 这类寻亲成功的案例,不仅解决了个人和家庭的实际问题,也体现了司法系统的人文关怀。通过各方努力,让更多失散家庭得以团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信息来源: 福建省监狱管理局官方通报《关于在押人员郑江寻亲情况的说明》
2017年龙岩监狱,一名叫郑江的死刑犯连着几天夜里做同样一个奇怪的梦,这个梦让他
玉尘飞啊
2025-07-18 16:21: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