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遭遇“拦截”,以色列意外收获,叙利亚是否将成下一个目标? 据新华社消息,也门政府方面表示,成功拦截一艘疑似从伊朗运送至胡塞武装的船只,船上装载着包括各类导弹系统在内的约750吨军事装备。如果这一情报属实,对于胡塞武装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 众所周知,胡塞武装缺乏独立生产高端武器的能力,特别是反舰导弹等战略级装备,更多依赖背后“金主”伊朗的援助支持。这批被截军援一旦无法到位,胡塞的前线战力将大打折扣,尤其是在面对以色列和西方国家时,将更加捉襟见肘。 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事趋于平静后,胡塞武装并未偃旗息鼓,反而以“巴勒斯坦-2”型弹道导弹精准打击特拉维夫机场,持续对以色列形成战略牵制。这样的战局对内塔尼亚胡政府极为不利,原本希望借外部冲突转移内部矛盾,却没想到反被胡塞“咬住”。 更麻烦的是,也门胡塞武装地理上远隔沙特,给以色列制造了一种“想打打不到”的尴尬局面。无奈之下,内塔尼亚胡只得将矛头转向叙利亚,准备向朱拉尼政权施压,试图在其他战场寻求突破。 然而,正当以色列头痛胡塞问题时,却突然传来“捷报”——这批伊朗援助被也门当局截获。此举被外界广泛解读为也门旧政府向美国和以色列“示好”的举动。毕竟胡塞早已控制首都萨那及大部分领土,而“政府军”早在实质上丧失统治能力。此次“立功”或许正是他们在中东博弈中的一张“求生牌”。 与此同时,以色列对叙利亚局势的下一步动作,仍将取决于内塔尼亚胡自身的政治命运。如果其国内压力持续扩大、政治地位难以维系,不排除他会将朱拉尼政权也“打包处理”,作为其执政末期的政治牺牲品。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背后有俄罗斯撑腰,土耳其是否愿意为朱拉尼政权“搏命”,仍是未知数。在如此复杂的中东格局下,叙利亚的未来,变数依然悬而未决。
以军炸了叙总统府,朱拉尼逃过一劫,不到24小时,以色列多地遇袭以色列终于迈过那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