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打成这样拉胯?说白了,原因很简单:普京和他的团队对西方还抱有幻想,总想着留点余地,没能放手去打。前几天,普京提出和谈的条件之中就有一条:西方取消制裁,这个条件令人感到非常奇怪,这位俄罗斯掌舵人是不是过于天真了? 阅读前请观众朋友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2022年普京在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时,目标听起来挺明确,但实际操作却显得犹犹豫豫,一开始并没有派出最精锐的部队,快速拿下乌克兰,要是当初真这么做了,估计也就没有持续了三年多的俄乌战争了。 那普京为什么这么做呢?这是因为他和高层还想着跟西方留个后路,但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天真?西方不仅没松口,反而把制裁加码,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被卡得死死的。 这种“既要打又要谈”的心态,让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总是慢半拍,目标分散,后勤也一团糟,士气更是低到谷底。 对此,毛主席就曾说过,政治路线定了,干部是关键!可普京靠的是一帮忠诚但不一定能干的“老熟人”,比如绍伊古。这位国防部长当了十几年,稳住了军方忠诚度,但亲西方的作风和过于谨慎的态度,让俄军在现代战争中准备不足,战术漏洞百出。 反倒是像斯特列科夫这样的民族主义者,作风硬朗,敢打敢拼,却因为批评高层被边缘化,甚至抓了起来,这种选人用人的问题,直接让俄罗斯的军事战略摇摆不定,执行力大打折扣。 普京的执政风格也有问题,他搞的“普京主义”强调集权,表面上稳住了国家,但战争暴露了短板,决策慢、指挥乱,基层的声音传不到上面,战术调整总是跟不上节奏。 俄军在乌克兰被打得措手不及,后勤补给跟不上,装备老化,士兵士气低落,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而是长期战略失误的结果。 还有瓦格纳的“造反”,这事简直是个大爆点,普里戈津带头的反叛,表面上是冲着军方高层的低效去的,但背后其实是种更激进的情绪——觉得俄罗斯不该再对西方抱幻想,应该豁出去干。 可这种声音被压下去了,普京选择继续依赖忠诚的“西方派”,而不是放手让强硬派上位,结果呢?正规军拉胯,非正规力量像瓦格纳又靠不住,俄罗斯的军事体系在现代战争中显得力不从心。 要扭转局面,俄罗斯得彻底放弃对西方的幻想,干部政策得改,换掉那些瞻前顾后的老面孔,提拔有战略眼光、敢打硬仗的人,军事上也得正视短板,投入资源搞现代化,不能再靠老旧装备硬撑。 最关键的是,俄罗斯得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啥:是继续追逐“后苏联空间”的霸权,还是更务实地调整战略?如果还在幻想和现实间摇摆,未来的代价只会更大。 历史的教训摆在那儿,苏联曾在东西方之间找平衡,结果往往两头不讨好,现在的俄罗斯似乎又在重蹈覆辙,放弃幻想,调整方向,或许才是俄罗斯现在唯一的出路。
俄罗斯突然掀桌子不玩了?7月20日,北约军事基地传来新消息来源:云起兮衣飞扬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