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 这是恐怖分子头目下达的命令,也是13名中国医生和几十

古往剖析所 2025-07-20 14:50:34

“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 这是恐怖分子头目下达的命令,也是13名中国医生和几十名援外人员听到的最后一句话。他们被围在驻地里,门外是荷枪实弹的武装民兵,摩加迪沙的街道上,尸体横陈,火光冲天。没人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晚,也没人能保证能撑到天亮。 中国医疗队驻索马里已经多年。他们白天坐诊,夜晚加班,救治着不分国籍的伤患。可这一次,谁也救不了他们了。摩加迪沙陷入混乱,政府军溃败,反政府武装四处劫掠,城市像被地狱撕碎了一样。医院不再是中立的场所,医疗人员成了软柿子——没人保护,也没武器可守,只能等命运宣判。 这一切发生在1991年1月2日。索马里政府已彻底崩溃,所有外国人都成了抢夺目标。但中国医疗队驻地,不是第一个被抢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就在几天前,中国大使馆、商务参赞处已经接连遇袭。围墙被火箭弹炸开,办公室被抢空,车被烧,连旗帜都被扯走当战利品。索马里的秩序消失了,法律成了笑话,手里有枪的说了算。 医疗队完全断联。他们不知道外界还有没有人活着,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会来。他们的命,像吊在空中的石头,轻轻一推就要坠地。 就在这时,王粤站了出来。 没人让他去,他也没等命令。他当过兵,转业后成了经参处的二秘,懂阿拉伯语和英语,在索马里也算混熟了。但这次不一样。这不是一次谈判,也不是一次拜访。他知道自己要进的是枪林弹雨、已经被完全占领的摩加迪沙城区。 他没有武器,只有一张嘴。他驱车冲出大院,前往当地武装的指挥部。一路上到处是火光和碎石,路边的尸体几乎没人再去掩埋,几只野狗围着撕咬。他穿过一片又一片废墟,终于找到了“掌权”的那个民兵小头目。 没人欢迎他。他被带进院子里,枪口始终指着他头。他开口请求:“我要救人。”没人回应。王粤继续说,他不停说,说援非医生是救人的人,说他们没枪、没敌意。他说这些医生是中国派来的,不属于任何一方。敌意不减,但听着听着,那些人沉默了。 王粤看出破绽,立刻上前一步。他对着那个少校说:“你要是男人,你带我去。”这不是激将,而是搏命。他赌这个头目还有点“面子观”,他赌对了。 五个士兵跟他一块儿上了车。他们不说话,只负责开路。车辆从街头穿过,到达医疗队时,天快亮了。 那一刻没人说话。13个男医生拖着伤痕,眼神麻木。几个女医生泪眼通红,但仍咬着牙站着。王粤和护送的士兵,一个个把人带上车,快速清点。人齐了,但行动不能停。他们绕路穿过市区,来到另一处中国驻地——经参处大院。 但这只是第一批人。 王粤知道,摩加迪沙还有更多中国人。港口方向,还有一百多名援外农业技术人员,他们散落在南部村镇,情况不明。更严重的是,港口已被反政府武装控制,中国船只无法靠岸。 王粤再次出发。他先去找港务局,协调靠港许可,再找国防部要撤离通道。每次去谈判,都可能丢命。可他一次次进,一次次出。没人能保证他下一次还活着回来。 1月5日深夜,中国船只终于获批入港,但靠岸时间只有几个小时。王粤立刻组织车辆,将105名外交与医疗人员送上轮渡。那个夜晚,摩加迪沙街头还在开火,车队一度被堵在路口,后座的医生甚至做好了跳车准备。可最后,所有人都登船了。 王粤没有上船。他还要去南方,再带那132名农业专家撤出来。他没有多余的护卫,只靠自己和几个愿意协助的索马里熟人。他带上干粮,绕过前线,日夜兼程赶到南方,通知所有中国人立即收拾离开。 一辆接一辆的车汇成车队,蜿蜒北上。他们靠地图判断路线,靠星星辨方向。他们穿越交火区、临时检查站和抢劫哨卡,每次停下都有被枪决的风险。但车队始终没停。 1月10日,他们抵达港口,登船出海。王粤是最后一个走的人。他没有留下告别,也没说一句话,只是在确认所有人安全登船后,默默踏上甲板。 244人,没人掉队。 这场营救,没有特种兵,没有空军支援,也没有任何外部国家介入。全靠一个人,用一张嘴、一张地图、一辆车,把全部中国人从摩加迪沙带了出来。 王粤的名字后来被媒体报道。他不说话,也不喜欢接受采访。他说:“我当时只是想,如果我不去,他们就都死了。” 他确实救了所有人,也为中国在一场血与火的浩劫中,保住了最后一线尊严。

0 阅读:316

评论列表

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

1
2025-07-20 17:52

[点赞][点赞][点赞]

猜你喜欢

古往剖析所

古往剖析所

剖析古往,解读历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