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超话]搭乘花絮去幕后“如今看杨德昌的【一一】可能比任何时代都更适合”——

阿松钓娱 2025-07-20 21:14:43

电影[超话]搭乘花絮去幕后 “如今看杨德昌的【一一】可能比任何时代都更适合”——杨导的经典【一一】,在香港上映4K修复版,也小掀观影热潮,来听听杨导杨德昌 遗孀,和著名编剧林奕华是怎么评价【一一】的时代性,以及如今发展超速的AI……原来,杨德昌想制造一个阿童木!电影正当夏

贾樟柯曾经这样形容华语电影的创作图景:「杨德昌、王家卫、李安的电影正好代表了三种创作方向:

杨德昌描绘生命经验,王家卫制造时尚流行,李安生产大众消费。」

而【一一】里头也有一句为人称道的对白,道「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杨德昌的电影很重视群戏,一个故事里头许多角色,一个角色后面是一种意识形态,一个意识形态后面是一个时代。

不知是不是因为杨德昌主修电机,他的电影有种特别的体验,看第一遍你会觉得他的电影是个图画,再看会发现图画都是由密密麻麻的编码组成,再再看会发现,自己是图画其中一个编码。每部电影里头,都偷偷藏着杨德昌的考题。

两年前,舞台剧导演林奕华要把【一一】编成三部曲企划,企划监制彭铠立(即杨德昌遗孀)忆述,得知不少杨导生前的逸事与想法。

她说杨导演一直想要造出一个阿童木、一个永恒的朋友,杨德昌一直寻思如何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但这就如铠立所说:

「这样子互爱与互信的人际关系,对他来说是太理想的一种关系,近乎是梦境。」

但杨导也常说:「We are already in heaven」。如果你能够珍惜每一天崭新的生命体验,那当下很可能已经是一个完美的世界,或者,这就是他所有电影的解答。

访问回顾:关于【一一】和AI

彭铠立:「【一一】里面谈到蛮多孤独的问题,像里面的夫妻看似是夫妻,但其实他们对于彼此的世界是很陌生的;

父母与子女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核心家庭,但距离还是非常遥远的。

所以从如何相信自己,到如何消除与他人沟通的障碍,这个东西其实是他自己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那提到这个小机器人的概念是因为,杨导当时一直希望创造个人类『真正的好朋友』。

什么叫真正的好朋友?就是无论如何,你都可以完全信任他的。

可是这样互爱与互信的人际关系,对他来说是太理想的一种关系, 近乎是梦境。所以他很想创造一个电子的朋友,像当时很多小朋友在养的电子鸡(Tamagotchi)。

所以我才会提到说,洋洋这个角色我们可以代表某一种理想的境界,撇除负面的一种人工智能的方式。」

林奕华:

「所以【一一】的大田先生对我来讲,就是NJ的某一种阿童木。

他说没有必要去害怕未来,因为每一天醒过来都是新的一天,也告诉他说找到了一个方法去认知所有的未知。

那个扑克牌其实就是一个比喻,每个人都没有办法猜中牌是什么。

就算你猜得中了,也不可能每一次都猜得中。」而他认为,这正是杨导在电影所提出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去通过问自己问题去找到答案。但是如果我们永远都问别人问题,希望别人能提供答案给自己,那就会是NJ不快乐的那一种人生。」

「AI的出现本来是为了帮助人去找更多的问题,然后得到更多的答案去问更多问题。

可是如果人只是希望得到一个答案的话,那就糟糕了,因为这个AI真正的潜能跟用处就会被误用,甚至被滥用。

如果人能够好好对待自己的话,那我们的AI就不会是一个可怕的AI。」

「但是如果我们也在剥削自己,滥用自己的某些东西,又或者我们一直都滥用我们以外的世界填补不足,那AI就只会是我们的mirror image。

因为,我们都是通过输出给这个世界的一些讯息,来形成一个大数据,所以如果人人都是负面的话,这个AI怎么可能会好呢?

AI最了解你的弱点在哪里。

他本来可以是中性的,可是却变成了一个被异化的科技,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0 阅读:0
阿松钓娱

阿松钓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