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大画家的画并不贵 项元汴生活的时代,正是吴门画派作品声誉正隆之时,所以他的收藏中,沈周、文徵明、仇英等人的画作特别多,尤其是仇英,在项家住了好多年,遍览项家收藏,并临摹了好多古画,当然,他也为项子京作了很多画。 我最近快看完的《书画治生》一书,引用的史料很多,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明代画家的画价,老实说,即使是当时的一流画家,画价也不是很高。 项元汴有个习惯:他购买画作时,会记录画作的价格。比如,沈周的《水墨写生图》,他是以3两银子购得的。沈周可是文徵明、唐寅的老师,当时顶流的画家,项元汴出生时,沈周已去世多年,是“绝版画”,画价也不过如此。 文徵明的《袁安卧雪图》是名作,项元汴的购买价是16两银子,这幅画比较大,所以价格也比较高;另一幅《漪兰竹石图》,是12两银子。这两幅属于价格比较高的了。 折成当时的米价,一两银子可买一石米;而当时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约90石米,也就是说,一个县令一年的收入,可以买好几张文徵明的大画。 文徵明次子文嘉也是当时名家,他为项元汴画了四把扇子,项给出的润资是5钱银子和一些食物,每把扇子的润资也就一钱多银子,真够便宜的了。 好玩的是,在明代,名家的字价比画价高,因为写字是每个读书人必须做好的事,画画则未必;而名家的字,是可以做字帖用的,所以,祝允明的字价,居然比沈周、文徵明的画价还高。 此外,徐渭也卖画,不过他性格傲岸,能不能买到他的画,得看他心情。有一人送了他一篓螃蟹,他就给人画了螃蟹和其他画。 想想看,齐白石晚年,人能用活虾换到他画的虾么? 至于现在一些画家的天价画价,我觉得非常不靠谱,尤其是范、崔等人的,动不动几百万几千万一幅,简直不可思议。个人认为他俩的东西是速朽之物,根本不能与沈、文等人相提并论。 说完,帖字二纸,今儿写的。
文徵明作品欣赏
【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