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咸丰皇帝下令杀掉左宗棠,左宗棠连夜找到胡林翼求助,然而,胡林翼却无奈地说:“皇命难违,我救不了你,眼下能救你的只有一个人。” 咱们先把时间拉回到1859年的清朝。那会儿,朝廷正忙着对付太平天国叛乱,全国上下乱成一锅粥。外部还有洋人虎视眈眈,搞得咸丰皇帝焦头烂额。就在这节骨眼上,左宗棠却摊上了大事,被皇帝下令处死。这可不是小事,得搞清楚前因后果。 左宗棠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1812年出生在湖南,年轻时是个读书人,可惜考不上进士。后来他干脆不考了,转头研究实用的东西,像农业、地理、军事啥的。太平天国起来后,他帮着地方官打仗,组织民团,表现得很出色。朝廷看他有本事,逐步提拔他。可这家伙性格太直,嘴上没把门的,逮着贪官就骂,树敌不少。 这次的事,起因就是他在朝廷里得罪了人。有个高官私吞军饷,左宗棠看不下去,直接参了一本,把这家伙搞下台了。那官员倒台后,他的靠山们咽不下这口气,就开始报复。他们在咸丰面前编了些罪名,说左宗棠不忠,搞得皇帝信以为真。咸丰那时候本来就烦躁,没多想就下了杀令。 左宗棠听到风声,吓得不轻。他知道这回玩大了,皇帝的命令可不是闹着玩的。情急之下,他连夜跑去找胡林翼帮忙。胡林翼是湖北巡抚,跟左宗棠是老朋友,俩人关系铁得很。胡1812年出生,比左宗棠早几个月,是个考中进士的正儿八经的官场人。他为人正直,做事稳重,在朝廷里也有点分量。 左宗棠找到胡林翼,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希望老友能拉他一把。可胡林翼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说了句让人心凉的话:“皇命难违,我救不了你。”这话听着挺绝情,但胡林翼不是不管,而是真没办法。他要是直接抗旨,那就是找死。可他接着又补了一句:“眼下能救你的只有一个人。”左宗棠一听,赶紧问是谁。胡林翼点了名:恭亲王。 恭亲王是谁?他是道光皇帝的六儿子,咸丰的弟弟,1833年出生,比左宗棠小不少,但在朝廷里地位很高。这人脑子活,懂变通,算是清朝后期有点想法的皇家人。那时候,他已经在朝中站稳脚跟,不少大事都得听听他的意见。胡林翼觉得,恭亲王既有实力又有手腕,可能是左宗棠唯一的救命稻草。 左宗棠没啥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去找恭亲王。他把自己的情况和盘托出,说自己冤枉,强调自己对朝廷的贡献。恭亲王听完没马上表态,但心里有数。他知道左宗棠是个能人,杀了可惜,对朝廷也没好处。于是,他决定帮一把。 恭亲王找了个机会跟咸丰皇帝聊这事。他没硬碰硬,而是先说左宗棠的功劳,再提那些罪名可能有猫腻。咸丰本来就信任这个弟弟,听他这么一分析,觉得可能是自己太草率了。最后,他松了口,撤回了杀令。 左宗棠算是捡回一条命。他后来给胡林翼和恭亲王写了信,表示感激,也暗下决心要更小心。活下来不容易,他得干出点成绩证明自己。这之后,他继续带兵打仗,帮着平太平天国,后来还管过陕西甘肃的事,搞了不少改革。最牛的还是1870年代,他带兵收复新疆,成了清朝的大功臣。 胡林翼呢?他接着当他的巡抚,尽力维持地方稳定。可惜没过两年,1861年他就去世了,有人说是累死的。他走得早,没能看到左宗棠后来的辉煌。恭亲王一直活跃在朝堂上,后来还主导了同治中兴,搞洋务运动,对清朝续命起了大作用。 这事回头看,真是惊险。左宗棠差点就没了,但他靠着胡林翼的指点和恭亲王的帮忙,硬是翻了盘。这也说明清朝那会儿,朝堂上全是算计,一步走错就完蛋。左宗棠能活下来,不光是运气,更是人脉和能力的体现。
1877年,新疆喀什城下,左宗棠面对上万俘虏,毫不犹豫地下令:“降者亦杀!”一语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