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国际舆论的大喇叭在美国那边,只要中美通话,通话内容就

边缘人阿 2025-07-22 18:43:16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国际舆论的大喇叭在美国那边,只要中美通话,通话内容就是美国说了算。

特朗普曾经用虚构的电话会谈向其他国家施压敲诈,但这次中国不接招了!

中美贸易发展到现在,大家应该听了无数次特朗普的“等电话”,咱们不打电话就是见招拆招。

举个例子,中美第一次在欧洲会谈之前,特朗普在记者面前大肆宣扬“是中国主动找我们的”,结果并非如此。

咱们的官方一点也不惯着,直接表示,是特朗普找咱们的,要不然也不会促成这次的谈判。

现在转换一下思路,如果咱们主动打个电话,特朗普该会是什么样的嘴脸?

对于美国的这种舆论攻击,咱们不能漫无目的地去应对,否则非常有可能陷入他们设置的“自证陷阱”中。

特朗普最近一反常态,对华连退两步,强调中国一直在帮美国。

据美国媒体16日爆出的内部消息显示,为了促成中美元首的会面并推动两国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正在逐步“软化对华的强硬态度”。

他的妥协到底会让步到什么程度?

彭博社注意到,最近特朗普对多个国家采取了激烈的贸易战策略,但对中国,他却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做法。

特朗普已经不再以“贸易逆差”或“失业率”作为攻击中国的借口,反而更专注于推动与中国达成类似他第一任期时的采购协议。

其背后核心原因是中国上半年经济表现异常亮眼。

不仅GDP同比增长了5.3%,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止跌回升,进出口总额创下同期新高,甚至贸易逆差也刷新了历史纪录。

这表明,特朗普的关税非但没有成功削弱中国出口,反而帮助中国稳住了国内需求。

如果下半年中国出口继续保持增长,CPI维持稳定,那么特朗普的手牌就会大幅缩水。

更让特朗普难堪的是,他无法向美国国内合理解释,为什么打了这么久的贸易战,中国出口却依然节节攀升?

而通胀带来的痛苦却全压在消费者头上?

为何中国一点也没有“掉血”,而美国却在不断流失优势?

这个问题让“贸易战专家”特朗普陷入两难境地。

他目前能做的,就是重启他第一任期的旧方案,试图通过与中国达成采购协议来平息国内资本和民众的疑虑,告诉大家:中国已经做出了让步,不必再盯着贸易逆差不放。

中国发布的强劲经济数据让特朗普十分紧张,而美国最新的通胀数据更让他难以招架。

7月1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6月份CPI数据,同比上涨2.7%,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6%,且远高于5月份的2.4%,创下自2月份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

这表明,美国通胀压力仍在持续,特朗普期盼已久的降息计划恐怕还得继续等待。

更为不利的是,剔除能源和食品后的核心CPI在6月份出现了自2月以来的首次上涨,尽管幅度不大,但这意味着关税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

如果后续公布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核心PCE)涨幅超过核心CPI,那么美联储今年不降息的理由将更为充分。

出于对关税期限届满可能引发市场恐慌的担忧,美国财政部长贝尔南克15日特地表态,8月12日中美关税休战的截止日期具备灵活性。

换句话说,过去强硬的特朗普,现在也开始学会“柔性脱钩”了。

大家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应对这种变化?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边缘人阿

边缘人阿

边缘人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