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敲门声打破了陈再道家中的宁静,一群身着制服的人闯入:“首长,有一事向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7-23 13:44:00

1984年,敲门声打破了陈再道家中的宁静,一群身着制服的人闯入:“首长,有一事向您报告,您需做好心理准备。” 主要信源:(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第20卷:审判志) 1963年的早春,一份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寄往泰国的可疑信件被湖北省公安厅截获,里头写着想要叛逃出国的内容。 公安机关顺藤摸瓜,查出了寄信人身份:开国上将陈再道的长子陈东平。 这事儿很快惊动了公安部,高层指派中将蔡顺礼亲自带队去哈军工调查。 审查档案时发现,陈东平在学校的表现糟糕透顶,不守纪律、成绩差,还多次无故旷课。 经过仔细审问,陈东平承认了写信的实情。 鉴于事件没造成实际危害,最后给他定了开除学籍、开除军籍、开除团籍的处分,发到农村劳动改造两年。 陈再道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上将,革命生涯堪称传奇。 他出身湖北麻城山区的穷苦农民家庭,从小没了父亲,靠叔父拉扯长大。 十七岁那年投身大革命,加入农民自卫军,后成为红军一员。 打仗时他勇猛过人,有一次被子弹打穿了脖子还能带兵冲锋,大伙儿叫他“军中罗汉”。 抗日战争那会儿,陈再道是八路军129师386旅的副旅长,跟着陈赓大将打过不少硬仗。 等到了解放战争,他又南下渡江,从挺进大别山到解放中原,一路立下大功。 955年授衔时被封上将,成了河南军区司令。 那些年他为国家出了大力气,剿匪平乱,稳稳当当护着地方。 可这么一个老将军的儿子,怎地就变成这样了? 陈东平小时候就被宠坏了,仗着父亲名声在外面耍威风。 读高中时还在军区招待所租房子,带女朋友早早同居。 在五六十年代,这种事要被人揪住尾巴,准扣个“流氓罪”帽子。 陈再道两口子忙工作,没工夫管教孩子;母亲张双群对孩子护得紧,舍不得罚;周围人看在老将军面上,处处让着陈东平。 日子久了,他就变成了混世魔王,天天惹事生非。 眼看儿子要毁了前程,陈再道想着送去军校磨炼。 他找到老战友陈赓,把陈东平塞进了哈军工。 那地方当时最严,管得死紧。 可陈东平进去后照样撒野,不服管束、跟规章制度对着干,逃课玩乐样样来。 1962年,他说自己生病要回家休养半年,学校一松口,他就在家里偷听敌台广播,被境外宣传迷花了眼。 这才有了那封叛逃信。 劳动改造回来,陈东平没改好脾气,反而变本加厉。 他仗着家里有背景到处混日子,直到八十年代严打时期,犯了侵犯伤人的重罪,闹出了人命案子。 公安机关按流程抓人审问,1984年由洛阳人民法院公开判案,证据确凿,陈东平被判了死刑。 这事儿落实了国家法律不讲情面,不管是谁的儿子,犯了罪就得受罚。 说起老将军这家人,陈再道原本在乡下结过一次婚,妻子叫熊慧芝。 但早年闹革命,国民党报复抓了她,卖给了外地的裁缝。 后来他再娶了张双群,夫妻五个孩子里,陈东平是老大。 陈再道一生为公没空顾家,儿子闹出叛逃案后,老将军在单位受非议,面上过不去,好几年仕途不顺。 直到1971年,老战友韩先楚向毛主席求情,才让陈再道在福州军区捞了个副职;再后来1978年平了反,当了铁道兵司令,可那会儿儿子已经彻底废了。 陈东平这辈子的结果,根子出在家教上。 爹妈太忙没空管,亲戚朋友都护着,从小没人纠正他的毛病,一步走歪步步歪。 劳动改造两年他本有机会学好,偏不改过,最终害了自己也毁了老爹的晚节。 陈再道当年打仗负伤都不怕,却在儿子这事上栽了跟头,算起来真是命运弄人。 这事也让人明白,越是身份特殊的人家,越不能惯孩子,不然自家孩子成了混球,毁的何止是一家人。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