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女子花3.7万元定制了玻璃窗,装修公司特意为女子提供了保洁服务,谁料,

田甜话俗事 2025-07-23 13:50:41

辽宁大连,女子花3.7万元定制了玻璃窗,装修公司特意为女子提供了保洁服务,谁料,保洁擦完后,玻璃窗竟然出现了划痕,在阳光照射下尤为明显!可装修公司认定普通抹布不会造成划痕,协商不成,女子直接起诉装修公司,要求赔偿,法院这样判了!   大连的张先生和妻子对新家装修格外上心,从硬装到软装都挑了又挑,光是客厅那扇落地窗,就花了3.7万元定制。   为此,夫妻俩特意跑了三家厂家,对比了隔音效果、透光率和外观设计,才选定了现在这款,也就是双层中空玻璃,边框是低调的香槟色。   这样一来,既大气又能隔绝窗外的噪音,当时看着样品窗时,两人都盼着新家装上后能舒舒服服过日子。   去年夏天,厂家按夫妻俩给的尺寸送来了玻璃,妻子特意请假在家盯着验收。   她戴上白手套,沿着玻璃边缘一点点摸,又站在不同角度看有没有气泡或划痕,确认整块玻璃光滑透亮、没有一点瑕疵后,才在验收单上签了字。   工人安装时,夫妻俩还特意嘱咐轻拿轻放,生怕磕着碰着,看着玻璃稳稳嵌进窗框,阳光透过玻璃洒进空荡的客厅,两人心里都美滋滋的。   装修收尾时,墙面、地面都弄干净了,就剩玻璃上落了层装修灰。   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说:“我们有合作的保洁,顺手帮您把玻璃擦干净,省得您再找人了。”   夫妻俩觉得省心,就答应了。   保洁来的那天是个周末,夫妻俩想着快完工了,就在新房里收拾零碎东西,时不时能听见保洁阿姨用抹布擦玻璃的沙沙声。   当时没太在意,想着专业保洁干活肯定细致。   可等保洁走了,夫妻俩准备最后检查一遍时,问题来了。   妻子站在窗边看外面的风景,突然发现玻璃上有几道细细的印子。“你看这是不是划痕?”她赶紧喊来张先生。   张先生凑近一看,倒吸一口凉气,阳光斜斜照进来,玻璃上布满了长短不一的划痕,有的像头发丝,有的有手指长,顺着光线看特别扎眼。   好好的新玻璃,怎么擦完就成这样了?   夫妻俩赶紧给装修公司打电话,项目经理第二天来看了看,绕着玻璃转了两圈,轻描淡写地说:“这不可能是我们保洁弄的,阿姨用的就是普通抹布,软乎乎的,怎么可能划玻璃?说不定是装的时候就有,你们没看出来。”   “我们装的时候仔仔细细验过,厂家送货单上写着‘完好无损’,安装师傅也签字了!”   妻子急得拿出当时验收的照片,照片里玻璃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有。   可项目经理还是不认:“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后来弄的?再说了,3.7万的玻璃?我看就是普通玻璃,你们是不是被厂家坑了?”   这话把张先生气够呛:“我们选的是品牌厂家,合同、发票都有,你怎么能这么说?”   接下来的一个月,夫妻俩没少跑装修公司,每次去都被各种理由打发。   要么说“保洁阿姨回老家了,联系不上”,要么说“领导不在,等汇报”。   最气人的是,有次负责人直接说:“你们就是想讹钱吧?一块玻璃能值多少钱,至于这么较真?”   没办法,夫妻俩决定走法律途径。   他们先联系了当初的玻璃厂家,厂家调出发货记录和安装验收单,上面清清楚楚写着“2024年6月15日安装完毕,玻璃无划痕、无破损”,还有夫妻俩和安装师傅的签字。   为了证明划痕是新的,他们又找了专业机构鉴定,鉴定人员用仪器测了划痕深度,说“是近期外力摩擦造成的,不是玻璃本身的质量问题”。   他们还翻出和装修公司的微信聊天记录,里面有项目经理承诺“保洁出问题我们负责”的原话。   开庭那天,装修公司还是那套说辞,但当法官看到厂家的验收单、鉴定报告和聊天记录时,当场问装修公司:“你们说不是保洁弄的,那有证据证明划痕是之前就有的吗?”   装修公司支支吾吾,拿不出任何证据。   最后法院判装修公司赔偿1.5万多元。   拿到判决书那天,夫妻俩松了口气,不是因为钱,而是觉得总算讨回了公道。   后来他们找人修了玻璃,虽然还是有点痕迹,但总算能安心住新家了。   所以说,定制贵重装修材料时,一定要留好验收单、照片和聊天记录,每一步都要较真,接受装修公司的附加服务时,最好盯着点,发现问题当场提。   真遇到纠纷别慌,把证据收集齐了,该维权就维权,不能让自己的心血白费。   好好的新家,本应装满欢喜,却因为不负责任的服务添了堵。   希望装修公司能多些担当,别让信任你的客户寒了心。   要知道,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用心装的家,容不得半点马虎。

0 阅读:51
田甜话俗事

田甜话俗事

欢迎关注,每天都跟你聊聊社会的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