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但中国不会坐视俄罗斯被美欧击败。所以只要美国军援的导弹打到俄罗斯本土,那么一场真正的大戏和好戏也就拉开了帷幕,核战恐怕就提上了日程,正如普京所言“如果俄罗斯不存在了,那地球还有什么意义”。 特朗普这招玩的是 “祸水东引”,嘴上说 “让欧洲买单”,实际上把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算盘打得叮当响。2025 年 7 月,他前脚刚宣布与欧洲达成协议,由欧洲出钱向乌克兰提供 “爱国者” 防空系统、无人机和炮弹,后脚五角大楼就以 “库存不足” 为由暂停部分军援,直接把泽连斯基晾在一边。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说白了就是既要收割欧洲盟友的军费,又要给国内军工集团输送订单 —— 毕竟美国军工企业从对乌军援中能直接获利上百亿美元,连 “战斧” 巡航导弹这种大杀器都被摆上了台面。 但特朗普没想到,这步棋反而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普京去年就签署了新版核威慑政策,明确把 “常规武器对主权造成严重威胁” 列为核反击条件。最近俄军在乌克兰东北部集结重兵,连朝鲜都送去 1200 万发炮弹支援,摆明了要跟北约打一场消耗战。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的 “白芷” 电子战系统已经能精准定位乌军的星链终端,误差不超过 60 米,这意味着任何使用西方通信设备的目标都会被实时锁定。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展现了大国定力。王毅外长 7 月 3 日明确表态,中方坚持劝和促谈,同时与巴西等国发起 “和平之友” 小组,推动建立多边对话机制。这种立场既避免了直接卷入冲突,又通过能源合作巩固了中俄战略互信 —— 今年前 5 个月,中俄原油贸易量同比增长 19.6%,西伯利亚力量 2 号管道建设全面提速,这些务实合作让俄罗斯有了应对制裁的底气。 最有意思的是国际社会的反应。印度直接回怼美国 “我们有 40 个能源供应国”,巴西总统卢拉在金砖峰会上公开批评制裁政策,连德国都开始私下抱怨 “美国把欧洲当提款机”。这种分化恰恰说明,特朗普的 “最后通牒” 策略已经失灵 —— 俄罗斯非但没被孤立,反而通过能源合作和军事技术输出(比如向朝鲜提供无人机技术)扩大了朋友圈。 现在的局势就像坐在火山口上。普京那句 “如果俄罗斯不存在了,那地球还有什么意义” 可不是危言耸听 —— 新版核威慑政策已经把白俄罗斯纳入核保护伞,任何对俄盟友的攻击都可能触发核反击。而美国军工复合体为了利润,正不断突破 “红线”,连乌克兰都开始公开讨论使用 “战斧” 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军工厂。一旦这些导弹真的落到莫斯科近郊,俄罗斯的 “萨尔马特” 洲际导弹可能在 15 分钟内就会升空,到时候连 “相互毁灭” 都成了奢望,剩下的只有文明的灰烬。 这场危机的本质,是单极霸权与多极化趋势的碰撞。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 和金砖机制,正在构建一个不依赖美元霸权的新合作体系,而美国试图用军援维持影响力,结果却加速了自身信用的崩塌。正如普京所言,核按钮不是玩具,但当生存受到威胁时,任何国家都可能按下它。现在最需要的,是各方回归理性,在核冬天来临前找到停火的台阶。
特朗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但中国不会坐视俄罗斯被美欧击败。所
探修説
2025-07-24 15:20:1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