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有一个奇葩现象,当北约三十几个国家给乌克兰送飞机,导弹,坦克等武器时,世

探修説 2025-07-23 16:21:09

俄乌战争有一个奇葩现象,当北约三十几个国家给乌克兰送飞机,导弹,坦克等武器时,世界上好像只有一个国家给俄罗斯支援炮弹,那就是中国的近邻朝鲜。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确实有个挺让人意外的现象 —— 北约三十多个国家扎堆给乌克兰送飞机、导弹、坦克,可放眼全球,明面上敢给俄罗斯支援炮弹的,好像就只有咱们的近邻朝鲜。这事儿乍一看有点 “非主流”,但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现实考量。 先说朝鲜为啥这么干。朝鲜这些年被西方制裁得够呛,粮食、能源、工业原材料样样紧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正好俄罗斯在战场上炮弹消耗量大,朝鲜手里又有大量苏联时代的库存炮弹,152 毫米、122 毫米口径的,跟俄罗斯的火炮系统完美适配。双方一拍即合,朝鲜把库存炮弹打包送过去,俄罗斯则拿粮食、能源、工业产品当 “回礼”,甚至还送上航天技术 —— 比如朝鲜计划发射的卫星,就用了俄罗斯的技术支持。这种以物换物的买卖,对朝鲜来说既能盘活库存、换得急需资源,还能打破经济封锁,何乐而不为? 再看具体操作。朝鲜为了避开国际监督,运输手段相当隐蔽:海上用关闭应答器的货轮从罗津港出发,把炮弹运到俄罗斯东方港;陆上靠铁路昼夜不停地往俄罗斯境内输送;空中还动用运输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机场装卸。韩国情报显示,光是 2023 年 8 月以来,朝鲜就通过铁路给俄罗斯运了超过 6700 个集装箱的军火,换算成炮弹至少 300 万发,这数量比整个欧洲给乌克兰的加起来都多。更绝的是,朝鲜军工厂原本因为电力和原材料短缺,产能只开了 30%,但为了满足俄罗斯需求,直接满负荷运转,甚至把 1970、80 年代的库存炮弹翻新后也送了过去。 俄罗斯也不含糊,投桃报李的力度不小。除了粮食和能源,俄罗斯还向朝鲜转让了远程导弹、核潜艇等尖端技术,甚至帮朝鲜培训军事人员。双方这波合作,说白了就是 “各取所需”:俄罗斯稳住了战场上的火力优势,朝鲜则在经济和技术上得了实惠。更关键的是,2024 年 6 月双方签署了《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明确规定在一方遭受武力入侵时,另一方将提供军事援助。这种准同盟关系,让朝鲜的安全保障从单纯的核威慑升级为有俄罗斯背书的 “双重保险”。 说到这儿,就得对比一下咱们中国的做法。最近国安部破获的稀土走私案就很能说明问题 —— 境外间谍把稀土粉末混进瓷砖原料,装在塑料模特和矿泉水瓶里偷运出境,结果被逮了个正着。这事儿折射出中国对关键资源的管控有多严。稀土是制造高端武器、电子产品的核心材料,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专门出台了《稀土管理条例》,从开采、冶炼到出口全链条监管,任何非法交易都逃不过法网。这种严格管控,既是为了保护资源安全,也是为了防止稀土被第三方转用于军事用途,避免卷入国际冲突。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俄乌战争中始终保持中立,既不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也反对单边制裁和对抗。咱们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这跟某些国家一边拱火递刀、一边喊 “和平” 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就像稀土管控一样,中国的中立立场不是说说而已,而是通过实际行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同时守护好自己的国家利益。 说到底,朝鲜选择支持俄罗斯,是基于自身经济和安全的现实考量;而中国坚持严格管控稀土、保持中立,则是从国家长远利益和国际责任出发。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从来都是利益与实力的较量。朝鲜用炮弹换资源,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国稳坐钓鱼台,靠的是对核心资源的掌控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智慧。这场战争打到最后,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谁的 “底牌” 更硬,谁的路走得更稳。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