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峰会前一天,欧盟突然对华开出一个前提条件,要中方必须满足 7月24日,欧洲

风林事儿说 2025-07-24 15:20:41

中欧峰会前一天,欧盟突然对华开出一个前提条件,要中方必须满足 7月24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访华,与中国领导人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可就在7月23日,欧盟方面突然放出风声,称中方必须在新疆人权问题上做出“实质性改变”,否则将影响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 中欧关系近年来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双方在经贸、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一直是“压舱石”。尤其是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关键节点上,双方本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可欧盟在这个时候突然抛出这样一个前提条件,确实让人有些意外。 欧盟为啥要这么做呢?其一,欧盟内部政治压力不小。近年来,欧洲议会和一些成员国在人权问题上对华态度强硬,部分政客为了迎合国内选民,不断炒作新疆问题,试图将其作为对华施压的筹码。 其二,欧盟在经贸领域有自己的小算盘。目前,中欧之间在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白兰地反倾销案等议题上存在分歧,欧盟可能想通过人权问题在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其三,欧盟的价值观外交作祟。长期以来,欧盟将人权问题视为其软实力外交的核心,试图通过对华施压来推广其价值观和规则。 但欧盟的这种做法,中方显然不会买账。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大使此前就明确表示,中方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反对保护主义。在7月2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也强调,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对于欧盟将部分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列入制裁清单的做法,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欧在绿色能源领域,双方合作得有声有色。中国企业在波黑投资建设的伊沃维克风电项目、在克罗地亚承建的科尔拉特光伏项目等,都为当地的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电动汽车领域,虽然存在反补贴案的分歧,但双方已同意尽快重启价格承诺谈判,为推动中欧企业开展投资和产业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可欧盟在这个时候突然开出前提条件,无疑给中欧峰会蒙上了一层阴影。如果欧盟坚持将人权问题与经贸合作挂钩,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进展。中方不可能在涉及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做出让步。 现在,大家都在看中欧峰会到底会如何发展。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双方更应该保持理性和克制,避免将分歧扩大化,共同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0 阅读:94
风林事儿说

风林事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