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柬埔寨在边境交火 泰国防务分析组织(TAF)对柬埔寨远程火箭炮能力的分析:“在2011年,柬埔寨军方的主要远程火力武器是苏联制造的122毫米BM-21多管火箭炮(MLRS)和中国制造的PHL-81。社会主义国家军事学说通常强调使用多管火箭炮对大片区域实施饱和打击,每套系统通常配备40枚火箭弹,虽然精度不高,但通过齐射可对广域造成严重破坏。
但柬埔寨在2011年的主要问题在于火箭弹和发射车数量有限,导致作战效果不佳,更多是起到威慑作用,实战破坏力有限。当时柬军采用的是小规模分批次发射。
这一教训促使柬埔寨陆军在随后的多年中持续采购多管火箭炮系统,陆续列装了更多现代化装备,包括中国生产的PHL-90B以及捷克生产的RM-70。这些系统依然基于苏联BM-21设计,发射122毫米火箭弹,射程在10-40公里之间。如果一次齐射40枚火箭弹,其爆炸波及范围可达约两个足球场大小。
除了这些最大射程为40公里的122毫米火箭系统外,真正显著提升柬埔寨陆军火力打击能力的,是他们引进了射程更远的火箭系统,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制造的PHL-03重型多管火箭炮。
PHL-03系统使用300毫米口径火箭弹,拥有12个发射管,射程为70至130公里,基于苏联BM-30 ‘Smerch’ 系统研发。可使用多种弹药,包括:
BRC3:常规子母弹,射程70公里
BRC4:常规子母弹,射程130公里
BTE2:高爆弹头,射程130公里
BRE3 / FD140A:制导型弹药,射程130公里,具备更高精度
若一次齐射12枚火箭弹,其爆炸波及面积可达420莱(约67万平方米),约等于800米 × 800米,或大约8个足球场的面积。
此系统安装在8×8轮式卡车上,公路最高时速为60公里,最大行程约650公里。
PHL-03是目前柬埔寨装备中射程最远的火箭炮。如果部署在边境,理论上可覆盖泰国境内多个府,包括乌汶府、四色菊府、素林府、呵叻府、武里南府、沙缴府、春武里府、尖竹汶府和达叻府等地。因而被视为柬埔寨具备‘Game Changer’潜力的关键武器。
那么(泰国)应对这些远程火箭炮的办法是什么?
世界上确实存在可拦截此类火箭的防御系统,例如:
以色列的‘铁穹’(Iron Dome)系统
美国的‘陆基密集阵’(Land Phalanx)
这类C-RAM(反火箭、炮弹和迫击炮)系统虽然技术先进,但成本高昂,尤其是探测与拦截系统。若没有需要大面积防护的必要,就不太值得大规模部署。
相比之下,更可行的对策是‘以敌之弱为己之强’:预判未来即使发生冲突,也可能是有限规模的区域战,柬埔寨也很可能不会将火箭弹用于攻击泰国的城市或市区目标,以避免政治反弹。因此,更可能的打击目标是泰国军方的军事设施、集结地、炮兵阵地或前沿作战基地。
最佳防御策略是避免在某一地点集中兵力,使目标具备打击价值。可采取兵力分散部署,战时再于预定点集结发起进攻。这其实本就是西方军事学派的一项基本战术原则,乌克兰也曾在实战中采用这一战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这种分散部署策略不仅可降低单一地点遭攻击后的损失,还会迫使柬埔寨发射更多火箭弹来达到同样效果,进而迅速消耗其弹药储备。而柬方要补充这些弹药,尤其是昂贵的制导火箭弹,不仅时间成本高、而且经济负担沉重。
由于柬埔寨目前的经济和工业基础尚不足以长期承受这种消耗战(War of Attrition),这一点最终也可能成为限制柬埔寨持续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