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斯德哥尔摩重启谈判,以缓解关税敌对情绪】
(路透社)——美国和中国官员周二在斯德哥尔摩开始第二天的会谈,旨在解决长期存在的经济争端,并避免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战。
此次会谈可能不会立即取得重大突破,但双方可能同意将5月中旬达成的关税休战协议再次延长90天。这也可能为今年晚些时候的会晤铺平道路,尽管特朗普周二否认他有意寻求会晤。
周一,双方代表团在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瑞典首相办公室Rosenbad举行了五个多小时的会谈。会谈第一天结束后,双方均未发表任何声明。
中国在五月和六月达成初步协议,结束了数周来不断升级的针锋相对的关税战和稀土矿禁运,目前中国必须在 8 月 12 日的最后期限前与特朗普政府达成一项持久关税协议。
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全球供应链可能会面临新的动荡,因为美国关税将回升至三位数水平,相当于双边贸易禁运。
斯德哥尔摩会谈之前,特朗普周日与欧盟达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协议,对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 15% 的关税,并与日本达成了一项协议。
该协议给欧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宽慰,但也带来了沮丧和愤怒,法国谴责该协议是“屈服”,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也警告称将造成“重大”损失。
分析人士称,中国可以利用其对全球稀土和磁铁市场的控制力来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力,稀土和磁铁的用途非常广泛,从军事装备到汽车雨刷电机,无所不包。
汉堡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赛勒斯·德拉鲁比亚向路透社表示,与欧盟不同,德国在安全关系上不依赖美国,因此可以让贸易谈判再拖几个月。
他说:“中国非常清楚其强大的谈判地位,从四月份的暂时升级中可以清楚看出这一点。”
在更广泛的经济问题中,华盛顿抱怨中国以国家为主导、出口驱动的模式正在向世界市场提供大量廉价商品,而北京则表示,美国针对科技产品的国家安全出口管制旨在阻碍中国经济增长。
贝森特已表示将延长最后期限,并表示他希望中国实现经济转型,从依赖出口转向更多国内消费——这是美国决策者数十年来的目标。
“但欧洲上空始终悬着美国撤回安全保障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也是欧盟没有像中国那样使局势升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