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抗美援朝时,中国能打败联合国军?我说个容易忽略的,即志愿军统帅选的非常英

地球仪暗战 2025-07-30 00:09:57

为什么在抗美援朝时,中国能打败联合国军?我说个容易忽略的,即志愿军统帅选的非常英明,没有任何人比彭总更适合那个职位。 1950年新中国才成立没多久,国内边剿匪边恢复经济,许多地方都还没完全安定,这个时候要打这么大一场仗,各种资源、人员、物资都需要优先保障,谁能把这些协调好,靠的可不是仅仅在战场上能指挥冲锋。 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顶得住这个压力,彭德怀干脆利落,从前线跑回来开会,事情掰开了讲,前线吃不饱穿不暖,打仗就没有底气,结果他在会上拍了桌子,说得一针见血。 后方各单位这才真正重视起来,物资一下子就优先给了前线,没耽误更大事情,换个威望差点的来,可能这些部门就推推拖拖,最后还得让士兵们硬扛。 不过,把后勤解决了,事情还远远不算简单,因为打的是朝鲜的仗,指挥权问题比在国内要复杂太多。此前抗战远征军吃过大亏,原因之一就是指挥权在人家手上,自己的意见很难贯彻到底。 抗美援朝到了朝鲜地盘,朝鲜自己的军队怎么安排,金日成会听外人的吗?这就特别讲究出面“压阵”的人分量够不够。 金日成那会儿可不是一般角色,他在国际阵营里也算有分量,如果志愿军司令威望不够高,不但不好跟金日成沟通,连苏联代表都未必看得起,这仗很难打顺。 这样看来,整个中国军队里,能服众又让盟友认同的,屈指可数,彭德怀就是因为早年在国际上都立过名,无论苏联的老资格还是北朝鲜的“当家人”都得给他几分面子,可不是光在军里名声大,得是那种在共产国际圈子都熟悉的老将。 三次战役大胜以后,气氛一下子特别高涨,金日成和苏联大使看着这势头,都想着别停,想借热打铁赶着把美军再往南赶一段,可实际上,前线伤亡和物资消耗太大,硬挺着再冲,志愿军就有可能扛不住。 彭德怀压根不犹豫,不为讨好谁,也不盲目乐观,直接跟苏联和朝鲜据理力争,明确反对继续猛攻,而且,彭总不是光说给身边的人听,他把自己的策略和观点明明白白地写到电报里发回中央。 电报里话说得很直接——要么相信他的判断,继续让他指挥;要么就派别人接手,别瞎折腾,毛主席把这个电报原样转给斯大林,斯大林看懂了什么叫大将风范。 于是直接支持彭德怀的决定,还把那些光催快、不看实际的苏联代表调离,让朝鲜人也不要再自己做主意。 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不光得会打,还得让所有盟友都服气,选对统帅,这就稳住了三方关系,如果没这个威望,换再厉害的将领,可能前线会出现三天两头的分歧,仗打得也许就带着一肚子闷气。 如果没有彭德怀这样的人来压台面,物资、指挥、合作,哪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局面崩掉,选择合适的统帅,等于是为胜利立了“定海神针”。

0 阅读:112

猜你喜欢

地球仪暗战

地球仪暗战

用地图解析大国角力,谁在改写世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