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关系出现新的拐点:特朗普在中国见面基本告吹,中国或被制裁。不满俄军在前线地区组织的大规模攻势取得明显成效,特朗普再度提速,直接缩短等待期限。如果特朗普说到做到,那无疑意味着美俄关系已出现了新的拐点,因为没有再留下一丝情面。一扫绥靖立场态度的特朗普将有且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制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在本月28日公开表示:“我十分怀疑普京有没有达成和平协议的意愿,我对普京感到非常失望”。 特朗普还补充说:“老实说,我对普京总统从来没有停下过感到失望,留给俄罗斯用以达成协议的50天最后期限将被缩短。” 两相对比之下不难发现,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施压制裁相较以往而言可谓更进一步,既体现出特朗普的焦急心态又说明了当下的局势对于乌克兰来说仍然相当不利。 美西方阵营为了确保自身是胜利的一方直接选择了再度加码压轴砝码的重量,希望可以让当下局势的平衡对比得到再打破。 暂且不看普京方面会作出怎样的回应,单单只注意特朗普迈出了缩短设定期限的重要一步就不难发现,美俄关系已出现明显变化。 因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着下场斡旋俄乌冲突发出了极其明确的信号,美国不会再扩大军事援助乌克兰的力度,这是调停俄乌冲突的诚意显现。 之后的事态发展是美国退出了军事援助乌克兰的主力,取而代之的是英德等欧洲国家,但俄罗斯却刻意忽视了这一重大变化,转而突出了整个西方阵营都在积极下场参战。 言外之意是俄罗斯要得更加多,美国仅仅做到此种程度尚且不够,美国展现最大诚意的最好方式是促使整个西方阵营不再大力援助乌克兰。 亦即:在俄罗斯的视角当中,美国虽然不再扮演大力军事援助乌克兰的急先锋角色,可其他欧洲国家却顶替了上来,俄罗斯的处境相较以往而言并未发生任何改变。 这就使得美国的退后存在多种含义,可以有不同方向的解读,比如美国可能难以为继;比如美国要让欧洲国家承担更大责任;比如美国不愿做亏本买卖,毕竟乌克兰已经不剩下什么... 言而总之,在俄罗斯的立场角度来看,美国释放的诚意有待商榷;但在外界看来,特朗普已经足够明显绥靖俄罗斯,如果这样的程度都还不算到位,俄罗斯是不是太贪心和欲求不满? 这实际上是立场角度不同产生招致的思维方式差异,囿于特朗普一直在俄乌冲突上释放重大信号,人们往往会更倾向于站在特朗普这一边去看待美俄关系,而非反过来看待俄美关系。 一句话,特朗普加快施压制裁缩短设定期限的做法既在美式叙事方式当中是“意料之中”,却又在俄式叙事方式当中“讶异不已”。 因为俄罗斯加大前线地区攻势规模的考量之一是确保前线俄军不崩溃,也就是至少要保证俄军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虽然退出了最大军事援助乌克兰行列,可谁也不知道后加入的欧洲国家能否把握好代理人战争的度,如果英德等国携带了私心,那么俄罗斯反倒会成为事实上相当不利的一方。 也就是特朗普绥靖俄罗斯的行为做法可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实际效果,但当下的特朗普为了在形式上更进一步,竟然顺势再度加压,这就好比是诚意一直都没有得到任何释放。 既然俄罗斯眼中的特朗普是如此模样的,那么俄罗斯也不必理会特朗普的疯癫表态和行为作妖,这其实恰恰是俄罗斯对此保持缄默不语的底层逻辑。 但俄罗斯可以用实际行动作出回应,比如不在九三胜利日大阅兵纪念活动上同特朗普会面,这是形式上的最好打脸。 如果“特普会”中国会面告吹了,特朗普就失去了外界看来顺坡下驴的最好机会,而后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包括对于从俄罗斯手中购买石油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 理由也很简单,普京没有给足特朗普面子,没有做到让特朗普顺心如意的程度,特朗普不好再转向为普京开脱,囿于最后期限和次级制裁扬言在先,特朗普食言无疑会陷得更深。 如此一来,未来必定会上演的一幕赫然便是我国也遭受美国的次级制裁,美俄关系和中美关系都将再度重塑。 参考资料: 特朗普再次表示对普京失望:将缩短俄乌达成协议期限,对普京是否愿意达成协议表示怀疑|九派新闻 “不太想和普京谈了”,特朗普要缩短对俄最后通牒50天期限
美俄关系出现新的拐点:特朗普在中国见面基本告吹,中国或被制裁。不满俄军在前线地区
世界观察窗
2025-07-30 10:11:01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