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李克农走进毛主席房间,看见一物后,瞬间脸色大变,要不是这一举动,中国

断代史鉴 2025-07-31 09:27:07

1949年,李克农走进毛主席房间,看见一物后,瞬间脸色大变,要不是这一举动,中国历史差点改写! 1949年3月25日的北平城,新生的红色政权正在接管这座千年古都,谁也没想到,就在这天清晨,香山双清别墅的房梁上藏着一颗足以改变中国命运的炸弹。 国民党留下的特务跟地里的虫子似的,大小特务组织114个,专门干这行的就有8500多人。 这些人藏在茶馆酒肆里,混在挑夫小贩中,手里攥着枪杆子、炸药包,就等着给新政权下绊子。 党中央已经定了,5月份要正式进北平,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的安全,成了头顶上悬着的剑。 这事交到了李克农手里,这位搞情报保卫的老手,夜里就没睡过好觉,他站在地图前思考,这些特务现在跟惊了枪的兔子似的,硬打硬拼肯定不行,得想个巧招。 没过几天,北平城里贴出了告示,说只要特务主动来登记自首,以前的事能饶的就饶了,刚开始没人信,觉得是设圈套。 李克农就让公安局的人找了几个已经逮住的特务,让他们在广播里说:“解放军说话算话,再藏着迟早被揪出来。” 这招真管用,不到俩月,2000多特务揣着枪、带着电台来投案了,顺着这些人给的线索,公安干警夜里满城搜,抓了不少藏得深的,城里的治安眼看着就稳当了些。 可李克农心里还是不踏实,他总觉得,漏网的鱼肯定还有,而且是最狠的那种。 党中央要进城,住哪儿成了大问题,他跑遍了北平城,最后盯上了香山,这地方离市区远,树木多,隐蔽,就是山路不好走。 他跟中央建议,先在香山落脚,等城里彻底清干净了再挪。 定下住香山双清别墅,李克农带着人里里外外查了三遍,窗户缝、床底下、房梁上,连院子里的石头都翻过来看看。 临了,他还是不放心,跟警卫员说:“等毛主席快到了,咱们再细查一遍,别放过任何不起眼的地方。” 出事那天是凌晨两点,电话里说毛主席已经出发了,李克农让便衣队队长去路口接应,自己带着几个战士又进了别墅。 他指着毛主席要住的那间房,从墙角开始,一寸一寸摸,没一会儿,一个小战士突然有了发现! 墙角的地板缝里,塞着个黑糊糊的东西,外面裹着层破布,看着像个旧香炉座子,李克农拿起来一掂量,心里咯噔一下——这分量不对。 他赶紧让战士把东西移到院子空地上,仔细一看,竟是个炸弹,引线连着个小钟表,指针正慢慢往前挪。 周围的人全僵住了,大气都不敢喘,李克农猛地吼了一声:“愣着干啥?赶紧查别的地方!”大家伙儿这才醒过神来,屋里屋外又翻了个底朝天。 45分钟后,确认再没别的猫腻,远处才传来汽车引擎声,后来毛主席他们住进别墅,谁都没提这茬,可李克农攥着拳头的手,半天没松开。 这炸弹到底是谁放的?过了些日子,逮着个国民党保密局的小头目,才审出点眉目。 说是香山上法海寺的一个老尼姑干的,那尼姑看着慈眉善目的,其实是特务头子,潜伏了三年多,就等着这一天。 可谁都想不通,双清别墅周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进出的人都得搜身,这尼姑是咋把炸弹带进去的? 有人说她是顺着后山排水沟爬进来的,有人说她买通了送菜的老乡,还有人猜她早就把炸弹藏在那里了。 这谜直到今天也没解开。李克农后来总跟身边人念叨:“是我没做到万无一失啊。” 其实这事儿真不能怪他,那特务花招多着呢,有的扮成修鞋匠,蹲在街角记行人模样;有的假装讨饭,跟在干部身后看路线;还有的混进搬运队,偷偷往粮食里掺沙子。 李克农对付他们,不光靠搜捕,更靠脑子,他让人在街上贴告示,说自首的特务能领路费回家,还能安排活儿干,这就叫攻心。 他还组织了支无线电侦测队,拖着个大天线车在城里转,哪有特务电台发报,立马就能找着地方。 后来首长们搬进城里,毛主席白天在中南海办公,晚上还总回香山住,他说喜欢这儿的清静,其实也是不想让大家为了他来回折腾。 李克农每次陪毛主席回别墅,都要多带些人,那间放过炸弹的屋子,他亲自检查,查完了才让毛主席进去。 现在日子过安稳了,很少有人再提这些事,可每次路过香山,看着双清别墅那间屋子,总会想起那个凌晨,想起那个攥紧拳头的身影。

0 阅读:222

猜你喜欢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