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有实力阻挠中国收台吗?已经不是能力的问题了,而是只要中国宣布收台,关岛的美军立马就会后撤!
美军在台湾的部署更拉胯,2024年驻台特种部队才一百来人,轻武器为主,没反坦克导弹。他们主要训台军海龙蛙兵,在金门澎湖搞无人机侦察。 结果3月,三名美兵在澎湖跟当地人起冲突,被打得鼻青脸肿,台方判刑六个月交代。这战斗力,能指望啥?美军亚太体系整体像纸老虎,太平洋舰队有第三第七舰队,但快速投送到台海的兵力少。 2024年7月,印第安纳号核潜艇去夏威夷增援,到珍珠港才曝出南海撞山损伤没修好。维护难题直接影响远洋作战。 兰德公司二十多次台海推演,没一次美方赢。2024年最新推演,舰艇损失超六成,中国区域拒止系统挡住接近海峡。 第三天,美指挥官撤航母到菲律宾东一千公里外。这哪是打仗,简直腾空间。曼肯在报告中强调,新兴威胁需分散基地,避免集中挨打。他的分析逻辑清楚,指出美军优势已成皇帝新衣。 盟友靠不住,日本有横须贺基地,但东风-21D导弹覆盖全列岛。韩国2024年尹锡悦政府表态配合美军,首尔爆发十万人反战游行,大家不愿当炮灰。 关岛阿普拉港停八十艘舰艇,燃料储备只够一周高强度作战,从本土运油要二十天。航道一封锁,美军喝西北风。曼肯在2023年出版的文章中,讨论多区域准备,强调盟友协作难题。 南韩和日本对台湾冲突犹豫,民众反对卷入。美军求盟友明确角色,但日本澳洲还没松口。曼肯观点有内涵,说国防投资需增,能同时对付中俄。 但现实是,韩国不授权美军从本土出兵打台湾。整体看,美军在西太的布局,政治象征重于军事价值。中国导弹部队已瓦解其优势,一旦宣布收台,关岛撤退是必然。 曼肯的报告引发国防圈热议,推动关岛导弹防御投资,2023年整合多层系统。中心继续研究新兴威胁,曼肯主持会议调整模型。 他的观点促政策转变,强调基地分散。2024年,他在外国事务杂志发文,阐述印太联盟作用,推动澳洲北部基地合作。 2025年,曼肯参与国际会议,讨论核威慑。中心扩展项目,他批准新模拟软件采购。七月出席国会小组,提供新概念建议。 晚年曼肯出书《乌克兰战争:冲突、策略与分裂世界》,分析全球影响。退休后当顾问,专注学术交流,回复咨询邮件。曼肯一生贡献在于用数据说话,避免国防决策盲目。他的结局平淡,却影响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