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1200名

提莫说热点 2025-07-31 22:10:33

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1200名日军就围了过来。激战一番后,八路军的子弹便打光了,就在危急时刻,这个地主又跑了过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的山东陵县,春寒料峭,战火正炽。一支疲惫不堪的八路军部队,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五支队,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退守到大宗家村。 他们刚与日军经历数次血战,战士们脸上挂着血污,军装破烂,却仍紧握钢枪,警惕着随时可能袭来的敌人。 这支队伍纪律严明,即便在极度疲惫时也不愿惊扰百姓,宁愿在村外挖战壕、睡草垛。他们的举动被村里一位特殊的人物看在眼里,地主宗子敬。 宗子敬是当地有名的开明乡绅,虽家财万贯,却从不欺压百姓,反而常开仓放粮、接济贫苦。 他的宅院占地360多亩青砖高墙四角耸立着角楼,村民戏称为保险院。这座形似堡垒的庄园,在战乱年代成了天然的防御工事。 当宗子敬看到八路军宁可挨冻也不进民房时,他主动找到支队长曾国华,坚持让300多名战士住进自家大院。 起初八路军婉拒,但宗子敬的一句话打动他们:“我老了,活不了几年,不如把院子留给打鬼子的人用。” 战士们刚安顿下来,次日拂晓,村外突然枪声大作。1200多名日军如潮水般涌来,将大宗家村团团围住。 原来,汉奸向日军告密,敌人调集骑兵、步兵和炮兵,企图全歼这支八路军主力。 战斗瞬间爆发,八路军依托宗家大院的高墙和角楼,架起机枪阻击日军。子弹呼啸,炮火连天,日军发起一波又一波冲锋,却被战士们一次次打退。 而宗子敬也没闲着,他组织村民转移,又返回战场帮忙搬运伤员。 激战持续到午后,八路军的弹药即将耗尽。日军察觉火力减弱,攻势更加疯狂。 就在生死关头,宗子敬拽住曾国华的袖子:“跟我来!”他带战士们钻进后院马厩,掀开隐蔽的地窖木板,谁知,里面竟堆着十几箱子弹、数百枚手榴弹和几十条枪。 而这些都是宗子敬多年攒下防土匪的家底,此刻全交给了八路军。战士们眼眶发热,迅速补充弹药,重新投入战斗。 日军本以为胜券在握,却被突然密集的火力打得措手不及。 战斗持续到黄昏,八路军凭借宗家大院的防御和这批救命弹药,硬是扛住了日军30多次进攻。最终,援军赶到,日军被迫撤退。 此战毙伤日军500余人,连指挥官安田大佐也被击毙。而八路军也付出沉重代价,300多名战士牺牲,包括团政委曾庆洪等骨干。 战后,大宗家战斗成为冀鲁边区抗战的经典战例。宗子敬的义举更被传为佳话,一个地主,为何甘愿倾家荡产助八路军? 答案藏在他的家训里:“国若不存,家何以安?”他深知,覆巢之下无完卵,抗日不只是军队的事,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这座保险院保的不只是宗家财产,更是民族的尊严与希望。 如今,大宗家战斗的史料陈列在德州党史纪念馆中,宗子敬的名字也被刻进鲁北抗日英雄谱。 那段高墙内外军民同心、以寡敌众的故事,至今仍在提醒后人,危难时刻,真正的保险从来不是砖墙铁壁,而是人心向背的力量。 官方信源: 光明网《大宗家战斗:八路军浴血突围》 腾讯新闻《聆听历史的回响|鲁北战场上重要战役:大宗家战斗》 德州市委党史研究院《本院动态》 人民政协网《大宗家战斗:八路军浴血突围》

0 阅读:0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