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现在是刘某)下马后,洛阳白马寺方丈释印乐应邀担任少林寺的住持。为什么他不是方丈,而是住持?因为这两个职位其实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寺庙不可长时间没有住持,但是没有方丈问题不大,很多小的寺庙从始至终就没有方丈,也能运行。
为啥不能长时间没有住持呢?因为住持是寺庙所有日常事务的负责人,他管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寺院的人事、财务、物资、建设、宗教法会、修行课程、学习计划、戒律监督、对外交流.....你可以认为他是CEO,管理寺内一切事情。
一天没有住持,就一天没人管这些事啊!那能行吗!
这就是少林寺着急赶紧找个住持的原因。一般来说,住持都要受戒10年以上的人,有人推荐,然后寺庙所属的管委会批准,比如少林寺就是少林寺管委会,然后报河南省佛教协会和宗教部门批准,就可以了。
和干部任命有点像。
而方丈这个称呼更侧重学术和精神,它属于寺院僧人的最高精神领袖。他的主要职责也是为大家做表率,讲解佛法,答疑解惑,研究佛学理论。他可以直接处理行政事务,但是重大事务上他会给与指导性和理论上的意见。所以方丈一般来说都是高僧大德,现实中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具备传法资格的大寺院才有方丈这个职位。而只要方丈身体健康,没有特殊原因,一般来说也会兼任住持。
举个更通俗的例子就是,住持=团长,方丈=政委,但是和俗世不一样的是要么只有团长没有政委,要么政委兼任团长。
这确实容易出问题...
但不管哪一种,都在我国都要获得佛教协会和宗教管理部门的认可,只不过方丈的批准流程更加严格,审批级别更高,算是一种崇高的地位认证,约等于院士吧。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释印乐以前在白马寺是方丈,到了少林寺当不了方丈了?这就涉及到两个寺庙的管理体系问题。一般来说,要当方丈,必须得到前任方丈或者宗派祖师的认可。少林寺归属禅宗的曹洞宗,而且少林寺是典型的“子孙庙”,就是方丈的位置基本都是师徒传承的,一代传一代。比如被抓起来释永信就是接班他的老师行正禅师担任方丈,讲究法脉传承。
你可以理解为不是本校毕业的不能当书记。
释印乐不是在少林寺出家的,也没有在少林寺修行拜师,所以他虽然佛学造诣很深,但不符合少林寺的法脉传承。而释印乐为什么能在白马寺当方丈呢?因为白马寺不是“子孙庙”,而是典型的“十方丛林”,你可以理解为大家集体投票,选谁当方丈都可以,不讲究师徒关系,更偏向于“择贤任能”。
所以释印乐在白马寺当了方丈,到了少林寺只能当住持,算是尊重少林寺的“师徒相承”的传统。目前释永信的度牒都被注销了,一时半会没法“传位”给他。将来少林寺会不会改成和白马寺一样的“十方丛林”呢?
这就好比某个大企业要彻底改革干部人事选拔体系,有可能,但是你说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