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特朗普对我国来了这样的一个阴招!7月31日,我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美国晶

修竹崽史册 2025-08-01 13:50:40

没想到特朗普对我国来了这样的一个阴招!7月31日,我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美国晶片巨头英伟达,要求英伟达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晶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英伟达推出这款芯片,本来是为了应对美国对咱们的AI芯片出口限制,特意为中国市场搞了个“低配版”,表面上看挺“贴心”,但现在却被怀疑可能藏着猫腻。   网信办点名H20芯片可能有“后门”,也就是能被远程控制的漏洞,芯片可是智能设备的核心,管着数据和运算,要是真有这种漏洞,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全都可能出大问题。   英伟达赶紧跳出来说自家芯片没问题,但这话能让人彻底放心吗?毕竟科技圈的“后门”争议又不是头一回了。   这事让人忍不住想,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还靠得住吗?芯片这东西,关系到手机、电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哪样都离不开,偏偏美国在芯片领域一直“霸道”得很。   2022年10月,拜登政府就搞了针对咱们的半导体出口管制,限制先进芯片和设备卖到中国,目标就是掐住咱们的AI和高性能计算能力。   虽然特朗普上台后稍微松了点口,比如放开了H20芯片和一些设计软件的出口,但这更像是“放长线钓大鱼”,给你点甜头,背后却可能埋着雷。   这次H20的风波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要是我们大规模用这些芯片,装在关键设备里,万一漏洞被利用,那得多危险?   过去美国对咱们的科技打压可没少折腾,2025年5月,咱们还公开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出口管制,喊它是“歧视性限制”。   这种翻来覆去的政策,让人对美国科技产品哪还有底气信任?H20芯片的疑云不过是中美科技博弈的又一出戏。   不过,咱们也不是只能被动挨打,中国的芯片产业早就开始自力更生了,回想起来,咱们的半导体路是从冷战时期的简单晶体管开始,90年代通过“908工程”引进技术,2014年又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步步往前走。   虽然“中国制造2025”定下的70%自给率目标还没完全实现,但2025年预计能到50%,这进步可不小,尤其7纳米芯片的试制,硬是在制裁下干出了成绩。   全国各地也在为芯片产业加码,从上海的代工厂到北京的设计中心,再到深圳的芯片设计集群,中国的半导体生态正在成型。   虽然高端光刻机这些关键技术还得靠荷兰、日本,但通过开源技术,比如RISC-V,还有国际合作,咱们的差距在慢慢缩小。   未来,中国芯片产业估计会继续“两条腿走路”:核心技术自己搞定,非核心的保持合作,这样既能少受制裁的坑,也能在全球竞争中站稳。   完全不用美国产品也不现实,半导体这行全球化得很,单靠自己啥都干不太可能,咱们的策略一直是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并行,比如跟日本、韩国、欧洲的一些企业合作,拿成熟制程的设备和材料。   但H20这事提醒我们,核心技术必须攥在自己手里,尤其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预测到2030年,中国在全球芯片制造产能的占比可能到21%,这对市场格局的影响可不小。   H20的风波告诉我们,对美国高科技产品不能盲目信,但也不用全盘否定,关键是加速自己创新,把命运抓在手里。   支持国产品牌,关注国产芯片的进展,其实就是在为中国科技助力,政府和企业也得继续加大投入,培养人才,攻克技术难关,半导体这仗不光拼技术,还拼耐力和智慧。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0 阅读:1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