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年很多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想要一个确定稳定的结果。

岚岚看商业 2025-08-01 20:19:45

我们今年很多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想要一个确定稳定的结果。相比较往年来讲,医学的热度的确在下降。 像今年山大(山东大学)的临床和口腔专业,往年位次基本都在5000多位,比如5400、5500、5600,但是今年却到了8000多位。很多985高校的5年制医学专业也在降分。虽然不能说全国所有医学专业都降分了,但医学热度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确实有一部分人转变思想,不报医学了。 背后的原因,首先,三明医改来了,不管大家对医改了解多少,网上能看到医生降薪、工作变动等相关信息,整体学习大环境可能不太好,一部分人因此受影响不再学医。 其次,全网都在诟病医学,说学医周期长、又苦又累、挣钱少,大环境不好,都在劝退,这也给医学专业热度降了温。而且前几年经历疫情,医学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今年这种情况出现后,医学热度有所降温。 再者,相较于其他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学医周期不短。很多专业可能考研就行,但学医往往得读博,很多大医院招聘要求博士学历,而工科研究生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所以学医周期相对更长。 另外,今年很多孩子报考了提前批的军校、警校公费师范生,放弃了普通批的所有专业,因为军校、警校毕业直接分配,大家都瞄着这种确定性。这几年经济环境不好,找工作难,很多人都想要一个确定稳定的结果。 但是,医学降分是否就意味着医学一定不行了呢?我觉得不是。 第一,医学有降分的情况,也有不降反升的。像重庆的一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温州的一所大学,在部分省份分数比往年低,但在很多地方分数却涨了,尤其是在老高考改新高考的地区涨分。所以不能单纯说学医一定不行。 第二,医学不管降分与否,分数不会腰斩。不会出现原来600分能上的专业,今年550分就能上。毕竟这个行业需要较高的学历和学习能力做支撑,谁也不希望将来给自己看病的是个学渣。从社会对这个行业的要求,以及医学学生培养的要求来看,行业门槛不会太低,分数降到一定程度可能就稳住了,有可能回到2021年、2022年疫情前的稳定阶段,这属于正常现象。 第三,今年很多家长选择专业时目标明确,想要确定稳定的结果。有些985高校5年制医学专业降分,但“5 + 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专业涨分,这说明大家的需求更明确了。不再单纯追求名校光环,而是会选择普通学校的“5 + 3”模式,甚至选择一些学校的本硕连读。 大家更希望将来一定能硕士毕业、博士毕业,选择更加理性。所以这不是医学不好了,而是大家在诸如985高校5年制和双非学校“5 + 3”模式等选择上,更加理性,知道自己想要确定的结果。

0 阅读:108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