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书越多,人心越“冷”,很多学霸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前两天有个新闻,说是江西瑞昌一中的三个孩子,本来能考上清华大学,但他们集体放弃,选择了其他985院校所谓的好专业。当时他们的老师“破防”了,在网上痛心评论:三年时间,学校斥资百万打造清北班,希望孩子们能上清北,结果你们背信弃义、爽约了。老师很痛苦,最后把群解散了。结果全网都指责这位老师。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因为这些学生享受了学校最好的资源,也拿到了相应结果,最后却是他们毁约。当初学校开清北班,给予各种资源的时候,是签了协议的。他们没有理由只享受成果与照顾,却不履行义务。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大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们完全可以不享受这个资源,让别人去上清北。要是只想选其他院校的专业,不想听从学校安排,那就没必要签协议进这个班。 很多所谓的学霸,会把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咎于个人努力,不认为老师的帮助、学校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对自己成功有作用。从一件事就能看出来,每年升学上大学后,有多少学霸会去看望老师呢? 我们想想,往往去看老师最积极的,是曾经班级里的学渣,是那些被罚站、天天被老师批评的学生。我自己曾经也算学霸,每年组织同学聚会,后来去看老师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可能就只有一两个人去。而一直坚持看老师的,永远是学渣。老师年纪大了,能在身边帮衬老师的,也往往是留在本地的学渣。学霸基本上都走得很远,甚至出国了。别说老师,有的学霸父母生病都不回来,更何况老师呢?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教孩子努力追求成绩、上名校,却从不教导孩子感恩之心,不传授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只让孩子凡事都为自己考虑,从不顾及他人,那这种教育其实是失败的。
这就是学霸做题的感觉吗现在的我,强的可怕
【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