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risti Kafle 编译:丹玮 周五,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尼中建交70周年活动仪式上,尼中执委会向云南省佛教协会捐赠了一尊重达70公斤的镀金佛像。这座雕像目前被放置在圆通寺。 尼泊尔文化中心主席阿努伯·巴塔莱依(Anoop Bhattarai)在仪式上致辞时表示,佛教不仅是尼泊尔和中国共同的精神遗产,也是文化外交的支柱,有利于促进相互尊重、地区和谐以及和平共处的愿景。 巴塔莱依表示:“尼中关系以佛教为基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在根深蒂固的关系基础上,两国可以在21世纪进一步加强友谊与合作。”。 他还借此机会回忆说,10年前,在中尼建交6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向北京大钟寺赠送了一座重达60公斤的大钟复制品,该复制品位于帕坦宫广场。 根据巴塔莱依的说法,目前的雕像是由被称为“工匠之城”的帕坦古城的手工艺商铺Juju Handicrafts在近八个月内制作的。 云南省佛教协会会长新明法师在接受佛像时表示,这份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庄严礼物承载着佛陀出生地的慈悲祝福。他还呼吁所有人以佛为桥梁,以心为道。他说:“沿着一带一路,愿我们以慈悲之心连接各国人民,点燃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光。让我们深化文化交流,用佛教智慧为净化心灵、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尼泊尔驻北京大使馆副馆长罗山·卡纳尔(Roshan Khanal)在会上表示,佛教将两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她表示:“在云南省最宏伟、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建立这座雕像,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丰富了这座雕像的价值。”。她进一步表示,这是尼泊尔人民送给云南的珍贵礼物,云南将永远是尼中70年来亲密友好关系的缩影。 云南省外事办公室的官员、云南省各城市佛教协会的僧侣以及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的政要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尼泊尔是佛陀的出生地,是全世界佛教徒的圣地。尼泊尔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特殊的佛教交流和纽带。大约两千年前,中国著名学者法显和玄奘前往蓝毗尼,并记录了他们的旅行。同样,尼泊尔学者Buddhabhadra(左显)在四世纪与中国学者法显一起前往中国将佛经翻译成中文。从那时起,尼泊尔就成为佛教最初传播到西藏,然后传播到中国各地的源头。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建交70周年,尼泊尔向中国赠送70公斤镀金佛像
亚太日报
2025-08-01 20:36: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