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尴尬了,H20可能卖不出去了!刚刚跑到大陆大肆宣传H20芯片,还点名了11家采购H20芯片的企业,结果今天就被网信办,以H20芯片存在“后门”安全问题为由约谈了。 黄仁勋带着 H20 芯片在大陆那波宣传,本想再拓拓市场,而且他不光高调推介,还点出了 11 家合作企业,当时看场面确实挺热闹,不少人都觉得 H20 这回能在国内 AI 芯片市场稳稳占注脚。 可谁也没料到,这边宣传的热度还没下去,网信办直接找上门约谈了。原因说得很明白:H20 芯片被查出有 “后门”,存在安全隐患。这可不是小问题,技术人员一查就发现,这芯片在特定情况下会自动往境外传数据,这在民用领域是绝对不允许的。 更纠结的是,那 11 家被点名的企业里,还有几家涉及政务项目,所以现在只能赶紧想办法换芯片,不然后续麻烦就大了。 更关键的是,人民日报当晚就发了篇《英伟达 让我怎么相信你》的文章,直接把这事摆到了明面上。文章里还提到了 2018 年的中兴事件,意思很清楚:芯片要是藏着 “暗门”,那谁也不敢用。正因为如此,不少原本打算用 H20 的企业都犹豫了,有互联网巨头直接暂停了部署计划,负责人私下说,现在合规的成本比用这芯片的好处还大。 这时候再看周鸿祎,就显得有先见之明了。他之前力排众议,让 360 改用华为的 910B 芯片,当时还有人笑他放着好的不用,偏用国产的 “试验品”。但现在看来,这步棋走对了。910B 虽然在单精度浮点运算上比 H20 稍差,不过通过技术调整能补上,而且它过了国家的安全测评,用着踏实。 行业里这下吵翻了天。有人说 H20 性能确实强,能效比是国产芯片的 1.8 倍,要是换了,像自动驾驶这类企业的研发进度可能得拖半年。但反对的声音更直接:去年西北有个风场的控制系统,就是因为用了带后门的进口芯片被境外控制了,这教训还不够吗?就连商务部的人在内部会议上都强调,安全是底线,不能为了市场丢了安全。 供应链这边也跟着乱了套。台积电南京厂本来给 H20 留了三成产能,现在只能停了,把产能转给苹果。而中芯国际反而接到了大单,有家服务器厂商把给 H20 的 12 亿订单,转去做 14nm 芯片代工了。美国半导体协会急了,连夜给商务部发函,担心监管太严影响技术合作,可这安全问题不解决,谁也不敢松口。 黄仁勋在台北电脑展上一个劲说会配合中国监管,却避而不谈 “后门” 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有外媒扒出来,这功能其实是美国商务部要求加的,所以英伟达夹在中间,既不能违逆本土规定,又得遵守中国法律,左右为难。这时候,竞争对手 AMD 趁机推出 “无后门版” 的 MI300 芯片,正跟那些动摇的企业接触,想抢下这块市场。 现在行业规则都跟着变了。有家央企更新了采购标准,外资芯片必须提交源代码审计报告,还得在境内设数据服务器。这么一来,H20 的成本得涨 15%,性价比优势没了,想卖出去更难了。反观华为的 910B,订单一周内涨了 300%,生产线都开始三班倒赶工了。 说到底,H20 这事儿不只是一款芯片卖不动那么简单,它说明全球芯片行业里 “技术无国界” 的说法,在安全面前根本站不住脚。黄仁勋想靠 H20 打开中国市场,可没守住安全这条线,最终只能吞下苦果。而国产芯片借着这个机会站稳脚跟,也让更多人看到,安全过关才是硬道理。 信息来源:京报网 2025年8月1日 人民日报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项立刚称谁买英伟达H20芯片,要向国家报备,然后如果以后出问题,决定买的那个负责
【83评论】【43点赞】
用户10xxx93
小米这种没下限的肯定买的,就是为了给美国主子留后门
普智
老黄不会办事,专利授权中国实体学安谋中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