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个公安便衣在买烟时,发现烟铺的老板坐姿端正,看报纸时,双手还举到胸

琴音流转 2025-08-02 17:47:20

1950年,一个公安便衣在买烟时,发现烟铺的老板坐姿端正,看报纸时,双手还举到胸口,就感觉不对劲,暗道:“这人有问题!”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6年7月的昆明城,空气里飘着火药味和血腥气。 民主教授李公朴前脚在街角演讲完"要和平不要内战",后脚就被三颗子弹钉在了回家的石板路上。 消息传到西南联大教授宿舍时,闻一多正在改学生作文,钢笔尖"啪嗒"折断在稿纸上。 四天后他不顾劝阻直奔云大致公堂。 那场《最后一次演讲》吼得梁上灰簌簌往下掉:"正义是杀不完的!" 散会时天还没黑透,闻一多父子俩刚拐进西仓坡小巷,墙头突然跳下两个穿麻布褂的汉子。 十六岁的闻立鹤猛地把父亲往墙根推,子弹却像马蜂群似的扑过来。 第一发从后脑勺穿进去的时候,闻教授口袋里还揣着未拆封的家书。 小女儿在信里问暑假能不能回北平。 现场勘查记录写着,闻一多身中八枪,三颗子弹卡在脊椎骨缝里。 护父的少年右腿挨了三枪,肠子从棉袍破口涌出来。 血案震得南京总统府茶杯乱晃。 蒋介石当着文武百官拍桌子骂娘,可军统昆明站的密电显示,杀人令就藏在云南警备司令霍揆彰的保险柜里。 这位急着拿人头向蒋家表忠心的中将,把闻李二人名字写进"黑名单"时,底下四个行动组长眼珠子都瞪绿了。 那年头在特务圈,沾过教授血的能连升三级。 霍揆彰逃往台湾前玩了个"狸猫换太子"。 警备司令部监狱里早备好四个判死刑的盗匪,枪毙布告墨迹未干,真正的枪手已领了金条躲进滇南深山。 名单上排头号的是袁炳南,揣着新户籍本在昆明老街卖饵块,自夸"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没想到刚出摊三天,买菜大妈瞥见他左手缺根小指。 当年在特务处刑讯犯人被咬掉的。 1951年清早,袁炳南的饵块摊被民兵包围,油锅里还飘着半张写满英文的《民主周刊》。 化名王家宾的王子民栽得更离奇。 他在成都开香烟铺,总把"老刀牌"码成机枪子弹匣形状。 公安局侦查员高俊峰蹲在对街茶馆观察三天,发现这老板三个怪癖。 见到穿制服的就缩脖子,找零钱时手抖得像摸电门,最绝的是半夜打烊要朝东南方鞠三躬。 后来才知道那是台湾方向。 被抓时王子民正往烟盒里塞密信,火柴盒背面画着昆明城防图。 吹牛吹掉脑袋的蔡云祈堪称一绝。 这特务潜伏江苏盐城六年,有天多喝了两杯烧酒,拍着澡堂池沿吹嘘:"老子当年在昆明'叭叭'两枪!" 更作死的是他学《百家讲坛》开起"军事讲座",讲到得意处比划闻教授倒地的姿势,结果被退伍老兵举报。 1957年公审大会宣判死刑时,这个曾在西南联大校门口放冷枪的刽子手,裤子尿湿了半截。 最晚落网的赵凤祥躲得最久。 他在湘潭乡下披了十年羊皮。 白天给地主放牛,夜里把步枪零件埋牛粪堆。 1958年修水库征劳力,工作队发现这"文盲"老汉竟懂英文测绘仪。 民兵从他家灶膛掏出勃朗宁手枪那天,枪管油布裹了六层,闻一多的眼镜片夹在枪托夹层里,碎成了蛛网状。 台湾桃园眷村的黄昏,霍揆彰总爱用竹竿挑打院里的枇杷。 1953年某日忽见《中央日报》登出四个部下的死刑公告,老家伙当场摔碎青瓷茶碗。 残阳透过窗棂照在标题《李闻血案元凶伏诛》上,那血红得像极了西仓坡巷口的晚霞。 主要信源:(说明书网——闻一多怎样死的 ?杀害闻一多的凶手,躲在成都开香烟店,因看报坐姿正派暴露被枪毙)

0 阅读:0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