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日寇在华北平原发动了规模空前的“五一大扫荡”,一支八路军部队被包围了。突围的时候,他们碰上了鬼子部队,情况非常紧急。 这支部队的指导员是个读书人,平时连枪都很少拿,可那天他却端着刺刀带头冲了上去。战士们一看指导员都冲了,也跟着嗷嗷叫地往前冲,终于撕开了一个口子,部队这才冲了出去。 突围时,指导员腿上挨了一刺刀,战士们用树枝和衣服做了个简易担架,抬着他跑。指导员虽然疼得厉害,但还是笑着给大家打气,讲笑话缓解紧张气氛。 跑到半夜,大家实在累得不行,就在一个破庙里休息。有个战士和指导员睡一间屋,战士怕碰到指导员的伤口,就把门板拆下来当床,自己睡在地上,指导员睡在炕上。两人聊了聊接下来的计划,后来就睡着了。 没想到,那伙鬼子居然连夜追了上来。哨兵发现他们的时候,鬼子已经摸得很近了。这些鬼子都是老兵,配合特别好,哨兵刚开枪,鬼子的迫击炮就打过来了。 第一轮炮弹就有两发直接砸进了屋子,正好落在炕上。战士被震得头晕眼花,但没受伤,他赶紧爬起来去摸指导员,可炕上黑乎乎的,全是烟尘,什么都看不清。外面已经打起来了,他只能一把抓起指导员的文件包,冲出去跟上大部队。 打了一夜,天亮时部队终于再次突围成功。大家在一条小溪边休息,清点人数。战士心里难受,蹲在水边洗身上的伤口和血迹。 突然,他从肩膀上摸下一小块碎肉,吓得赶紧扔进水里。可下一秒,他猛地反应过来——那是指导员的肉。他立刻扑进水里,拼命去抓那块差点被冲走的碎肉。捧在手里的,是昨晚还躺在他身边说话的指导员啊! 战士站在水里,眼泪和鼻涕一起往下流,但他不敢擦,也不敢转身,因为身后的战友们刚刚死里逃生,正在重新集结。 他不能让大家看到自己哭,这时候必须表现得坚强。其实这个战士那时候才二十出头,刚刚经历了惨烈的战斗,他捧着指导员的残躯,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呆呆地站在水里,眼泪流了一脸,却咬着牙不敢哭出声。 最后,战士打开指导员的文件包,里面有一块手帕,是指导员未婚妻送的。听说那姑娘读过书,在当时很少见。他用手帕包住指导员,轻轻放回文件包,然后捧水洗了把脸,转身回到了队伍里。 多年后,当头发花白的战士被孩子们问起当年参军的经历时,总是笑着摇摇头说:“问啥啊还,同村参军的你的那两个爷爷,才20,能回来么?”
抗战期间,日军“佐佐木勋小组”执行“斩首”行动,突袭八路军第8军分区司令部,副司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