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对10.8万,实战结果证明:接受美式训练、装备美制武器的国民党军战斗力完爆日军。 1942年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败后,美国将军史迪威终于看透了蒋介石保存实力的心思,但他没有放弃。 他在重庆与蒋介石的会谈中,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划出反攻路线:“给我十个师,我能打断日本人的的脊梁。” 经过三个月的拉扯,蒋介石最终松口,但暗中限制部队规模,最终史迪威只拿到了2个师的名额。 在印度兰姆伽的训练营里,史迪威亲自督导训练,经过严格训练,这两个师用M1步枪替换汉阳造,每班配发汤姆逊冲锋枪,士兵需在模拟缅北环境中完成40公里负重行军,并用三人小组渗透战术取代传统人海冲锋。 他们的番号是新38师和新22师,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中新1军、新6军的基干部队。 1943年秋天,这支被称为“驻印军”的部队开始反攻缅北。这是抗战后期中国战场上少有的战略进攻。 在胡康河谷的丛林中,中国士兵们遭遇了日军精锐第18师团的顽强抵抗。日军在树上架设机枪,在溪流投毒,设下无数陷阱。但驻印军的战士们像猿猴一样在丛林中穿行,用火焰喷射器清理日军地堡,硬是在“死亡河谷”中杀出一条血路。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密支那。在这座被称为“缅北门户”的城市,日军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中美联军发动了立体进攻,空降部队切断日军退路,工兵冒着炮火修复机场。 在巷战中,双方逐屋争夺,手榴弹的爆炸声日夜不停。许多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友就踩着他们的遗体继续冲锋。最终,日军被迫烧毁军旗仓皇撤退。 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驻印军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歼灭日军3.3万人,击伤7.5万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打通了被切断两年的滇缅公路。这条用鲜血铺就的“史迪威公路”,在1945年初通车后,盟国的物资得以源源不断运入中国,为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史迪威将军用他的固执和军事才能,在缅北丛林中为中国战场打开了新局面。这场胜利不仅收复了失地,更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正如一位英国将军所说:“他们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7万对10.8万,实战结果证明:接受美式训练、装备美制武器的国民党军战斗力完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5-08-02 21:37:26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