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嗒"——交易终端的确认键按下瞬间,吉姆·罗杰斯盯着屏幕上归零的美股持仓,喉结动了动:"下一场美国危机,会比2008年更狠。"这位被《时代》周刊称为"华尔街神算子"的投资老炮儿,97年预判亚洲金融风暴时还在喝星巴克,08年次贷危机前夜刚卖掉曼哈顿公寓,如今带着团队用模型推演出的结论,让华尔街交易大厅的咖啡杯都抖了三抖。 不过先别急着翻保险柜。罗杰斯的"预言家光环"确实亮眼——他办公室挂着1997年泰铢暴跌时的报纸,书架上摆着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当天的《华尔街日报》,但投资这事儿,从来不是"预言准=下次必中"的简单算术题。现在美国经济像杯摇过的可乐,表面还飘着消费复苏的泡沫:5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7%,核心PCE物价指数维持在2.8%的温和区间,连曾经摇摇欲坠的商业地产,也在AI企业扩张的带动下涨了3%。可气泡底下暗涌的可不少——美国政府债务钟已经跳到35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了10.3万美元债;小企业信心指数跌至98.1,比疫情初期还低;更扎心的是,标普500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已经冲到25倍,比20年均值高出整整30%。 这时候罗杰斯喊"危险",倒像给狂欢的派对突然关了音响。他团队模型里最扎眼的指标,是美国企业债务到期潮——2025年下半年,超过1.2万亿美元的企业债将集中到期,而美联储基准利率还卡在5.25%-5.5%的高位。要知道,2023年硅谷银行暴雷时,不过是几家区域银行的债券浮亏,现在要是连苹果、微软这种巨头都得咬牙借新还旧,市场流动性怕是要像被扎破的气球,"噗"地缩成一团。 但市场永远在和预言家玩"反着来"的游戏。2020年3月罗杰斯说"现金为王",结果纳斯达克指数半年后翻了一倍;2022年他警告"通胀失控",可当年标普500还是涨了19%。这次不一样吗?或许该看看菜市场的张阿姨怎么说——她刚把养老金投进美股ETF,理由直白:"报纸上天天说危机,可我买的苹果股票还在涨。"这大概就是投资最吊诡的地方:当所有人都听见警报,危机可能已经在路上;当所有人都放松警惕,危险反而可能藏在掌声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罗杰斯先生# #美股抄底#
"咔嗒"——交易终端的确认键按下瞬间,吉姆·罗杰斯盯着屏幕上归零的美股持仓,喉结
静默的守望
2025-08-04 06:40:48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