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报道: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引发广泛关注,防御性质不容误读 据德国之声8月3日报道,十余年来,中国与俄罗斯每年定期举行联合海上军演,尽管双方多次声明演习“不针对第三方”,并与当前国际局势无直接关联,但依然受到外界高度关注。 中国国防部当天发布公告称,“海上联合-2025”联合军演目前已进入海上演练阶段,地点位于靠近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日本海海域,演习将持续三天。 此次演习课目包括潜艇救援、联合反潜、防空与反导作战以及海上对抗等内容。中方参演舰艇包括导弹驱逐舰“绍兴舰”“乌鲁木齐舰”等四艘主力战舰。演习结束后,中俄还将继续在太平洋相关海域进行联合巡逻。 简评: “海上联合-2025”是中俄年度军演机制的延续,体现出两国长期军事协作的制度化与常态化。自2012年以来,中俄海军演习已成为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撑平台,其防御性本质和不针对第三方的立场始终明确。 本轮演习突出务实课目,如潜艇救援与联合反潜,旨在提升双方在海上突发状况中的协同应对能力,展示两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共同意志。不应将其附会为地缘政治示威。 演习在日本海海域进行,并延伸至太平洋海域的联合巡逻,均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体现了中俄海军合作的开放性、透明性与合规性。这类正常防务合作理应被国际社会以客观、理性态度看待。 尊重各国在自身安全框架下进行军事交流的权利,是维护全球海洋秩序与地区和平稳定的应有之义。中俄海上联合演习正是这种负责任国际合作的具体体现。